中国四大有名艾草地址

中国四大有名艾草地址,第1张

1、北艾:

艾叶的产地记载,最早见于梁代本草学专著《名医别录》:"生于野"。没有具体的说明。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书中认为,复道和四明的艾最好。

据考证,复道为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所辖,即今天的伏道。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言曰:"汤阴者谓之北艾"。

2、海艾:

海艾即今天浙江宁波及其附近地区的艾草。

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曰:"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者为佳。"这里的四明,就是今天的宁波地区。

《本草纲目》记载:"四明者谓之海艾"

潇湘一叶检索文献资料,无所获。仅在梅全喜《艾叶的研究与应用》一书中发现一段文字。梅全喜教授在做艾叶研究时,去信宁波药检所胡双丰,请求代为采集艾叶样品,结果胡告知:“宁波地区很久不产艾叶了,所用艾叶均从外地调入”。由此看来,古代名艾-海艾,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3、蕲艾:

到了明代,蕲艾闪亮登场。

明弘治年间定稿的《本草品汇精要》记载:"生田野,今处处有之道地:朝州、明州。"蕲州就是今天的湖北蕲春,明州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及附近地区。

其后的《本草蒙笙》收录了"蕲州艾叶"图,并记载曰:"倘有收藏,不吝价买,彼处仕宦,亦每采此,两京送人,重纸包封,以示珍贵,名益传远,四方尽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首次提出了"蕲艾"之名。书中写道:"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从此,蕲艾跻身中国名艾之列。

明清医家皆重视并推崇蕲艾。明代《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艾叶)生山谷田野,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该书还说,"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

4、祁艾:

祁艾和蕲艾谐音,但这是两个不同产地的艾。

祁艾是上世纪初出现的一个艾叶优良品种,专指产于河北安国(古称祁州)的艾叶。祁州处于北方中心地理位置,盛产药材,为北方药材集散地。由清至今,祁艾声誉渐传,成为"祁药"的主要品种之一。

清官医案中亦有应用祁艾的记载,清《祁州志》的“物产"中亦有记载。但其应用不及蕲艾,有人统计过,清宫医案处方中,蕲艾与祁艾的使用频率比约为10:3,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对产于河北安国的祁艾与产于湖北蕲春的蕲艾药材特性进行过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特性方面,"祁艾"优于"蕲艾"。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晚年所著《镜花缘》中之药方,以祁艾灸三次,治疣目(痪子)落后永不复发。《镜花缘》一书约成书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78年),远在鸦片战争之前。书中出现"祁艾",正印证了当时祁艾作为中药材已经为医家所用的历史事实。

艾草分南艾与北艾,南方艾草没有北方的好。一般艾条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河南南阳,一个是湖北蕲春。到底哪个地方的好呢?这个大家各说各的好,我想需要从艾草品质与艾条加工技术两方面评价吧。1、艾草品质:这个根据古书记载,以及现代经验,的确蕲艾品质更上乘些,蕲艾茎高、叶大、叶厚。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 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2、制艾条技术:南阳的可能工业化程度高些,制造艾条技术相对成熟,紧密度以及细腻度的确好很多。所以,我想这些完全可以结合嘛,我在用的长生鹤艾条就是这样,蕲春的艾条,南阳的加工技术,不就完美了吗?大家没必要争什么哪里好哪里差了。选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33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6
下一篇 2023-03-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