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在哪里

桃花潭在哪里,第1张

桃花潭位于安徽省泾县以西40公里桃花潭镇翟、万二村之间。

桃花潭水深碧绿,清澈晶莹,翠峦倒映,山光水色,尤显旖旎。唐代诗人李白一曲《赠汪伦》使潭显名于世,成为历史名胜。潭两岸,有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东园古渡、踏歌岸阁、垒玉墩、书板石、彩虹岗、谪仙楼、钓隐台、怀仙阁、汪伦墓等景点。

泾县简介:

泾县,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古称猷州,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西部。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黄山区、旌德县毗连;西与池州青阳县交界;北与芜湖南陵县为邻,介于北纬30°21’—30°51’,东经117°57’—118°41’之间,东西长66千米,南北宽53千米,总面积2054.5平方千米,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7%。下辖9个镇、2个乡。

桃花潭位于安徽泾县以西40公里处,南临黄山、西接九华山,与太平湖紧紧相连。因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而名扬天下。

潭面水光潋滟,碧波涵空。潭岸怪石耸立,古树青藤纷披,春季绿韬如毡,桃花似火如霞,飞阁危楼隐约其中,犹如蓬莱仙境,又疑武陵人家。

桃花潭四周点缀着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千年的垒玉墩,深藏奥妙的书板石、李白醉卧的彩虹岗、踏歌声声的古岸阁、青砖黑瓦的古民居,桃林春色,移步皆成景、四时景宜人。

扩展资料

桃花潭相关古诗《李白-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译文: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创作背景介绍

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

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汪伦

桃花潭,位于泾县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镇(原陈村镇)境内,系青弋江流经桃花潭镇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桃花潭水深千尺”出自唐代李白的《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桃花潭水即使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赠汪伦》赏析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12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6
下一篇 2023-03-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