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定义是什么呢?

光的定义是什么呢?,第1张

光的定义是:光通常指的是人类眼睛可以见到的电磁波(可见光),视知觉就是对于可见光的知觉。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体现波衍射的特性。在光电效应中,光是由光子的基本粒子组成的粒子流。因为光同时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所以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特性:

光沿直线传播,简言之光是直线运行的,也不需要任何介质,但在其他物体的重力场的影响下,光的传播路径会发生偏折,最显著的就是黑洞的影响。

光从不同密度的介质穿过时发生的偏折现象为折射,不同介质可以出现不同的折射角。

在干涉与衍射可忽略的情况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可交换性。就是在一条光径的终点,发出反方向的光,此光可沿原路径回到原来的起点。

光可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一定能量和动量的光子所组成。其传播方式可视为在垂直于光的进行方向上作周期性振动的横波。由于波动概念的确立就相应出现了如波长、振动频率、振动周期、光速、振幅、位相、折射、反射、干涉和偏化现象等术语。本书仅将与吸收性晶体有关的基本光学概念加以简介。光波运动的情况和振幅及位相的关系如图5-1所示,用质点圆周运动来说明光波的形成情况,质点的运动用与光路垂直的圆周直径的相当部位的投影表示。圆周的半径为光波的振幅(它的平方与光强成正比)。光波中一给定质点的位置,可用圆周参考质点的位置表示。图5-1中光波上的A点为原始位置的起点,B点相当圆周上1到2的运动,其运动的角度为30°,即该质点在光波上的位相为30°,所以C点的位相为90°,D点的位相为180°,E点为270°。F点也即回至原始位置A点,故位相为0°。由于参考圆的一周即投影A至F点为波长λ,因此光波的位相也可用波长表示,如图5-1中,C点位相是λ/4。若两光波沿着平行的光路进行,位相可以不同,如相差30°、45°、90°、180°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06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2
下一篇 2023-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