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怎么画

昆虫怎么画,第1张

昆虫的画法如下:

1、先在纸上画一个大圆,中间画一条竖线,把圆分成两半。

2、在圆里面画五个小圆圈。

3、在前面画上虫子头部和两根触角,左右两百年画上六只脚。

4、把圆涂上红色。

5、中间的圆圈和头部涂上黄色,一个简单的虫子就画好了。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身体分头胸腹三段,通常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有一对触角。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一纲。昆虫纲中最大的目是鞘翅目。昆虫种类繁多、数量惊人。估计有400多万种,一个蚂蚁群体可多达50万个个体。

昆虫靠气管和气门呼吸。在昆虫的胸部和腹部两侧各有一行排列整齐的圆形小孔,这就是气门。昆虫能高度适应陆生环境,原因之一就是具备了这种特殊的呼吸系统,在水生环境中的昆虫还具有与生俱来的气管腮。

多数昆虫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像蝴蝶、蝉等,是完全变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的是属于不完全变态,比如蚜虫。

关于害虫与益虫其实都是人定的,与人类生产有益的被称为益虫,破坏生产妨碍生活的是害虫,有的昆虫可以帮助虫媒花传粉。

虫子的画法如下:

1 首先准备好笔和纸,先画一个圆出来。

2 然后在圆内画上眼睛、嘴巴,在圆上方画上触角。

3 接着画上虫子的身体。

4 最后给虫子画上脚,就完成了。

虫是汉语常用字   ,读作chóng或huǐ。虫和它的繁体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虫”本读huǐ,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  。

甲骨文的“虫(huǐ)”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古籍中多写作“虺”。繁体“虫”读chóng,最早见于战国 ,字形由三个“虫(huǐ)”组成。

表示各种类型的虫子,又是动物的通称,也专指昆虫。后来“虫(huǐ)”被用作“虫(chóng)”的简化字。

“虫”是会意字。字形由三个“虫(huǐ)”组成,因为大多数昆虫的幼虫都是弯弯曲曲蠕动的,与蛇相似。古时三有多个的含义,“虫”字的本义就是各种虫子的总称。但是在古代,“虫子”的含义广泛,不限于昆虫、蛇类等。

因此有人认为“虫”的本义应该是动物的总称。“虫”最早见于战国(乙组图1),写法比较简单,相似的例子还见于包山简,作新附1,但也是由三个“虫”组成的。

后世“虫”字的写法更多地保留了秦系文字的特征。虫(huǐ)、䖵(kūn)、虫在表意方面其实无太大区别,古代以“虫”为形旁的形声字,多省作“虫(huǐ)”。宋元以来俗字也以“虫(huǐ)”为“虫”。汉字简化时以“虫(huǐ)”为“虫”的简化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01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2
下一篇 2023-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