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祖先的意义?

祭祀祖先的意义?,第1张

1、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寄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2、重视祭祀祖先,是中国礼仪的显著特点。这是因为祭祀祖先具有良好的社会教化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成员的品德,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维护宗法社会的稳定。

3、国人对先人的祭祀是道德信,是表达情感的诗意之举,是发自个体情感的感恩与缅怀。

4、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扩展资料:

部分地方祭祖习俗:

1、广东东莞: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中上人家的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2、广东惠州:居住在惠州的客家人中秋扫墓祭祖活动,是与粤东一带的客家传统习俗有关。惠州市民俗文化研究学者林慧文表示,惠州地区居民的祭拜有春秋两祭之分:老惠州人多是选择从农历二月初二到四月初八这段时间祭拜先人(春祭),居住在惠州的一些客家人则选择在重阳节、中秋节祭拜先人(秋祭)。

3、豫东地区: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分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一一磕头跪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祭祖

百度百科-祭祀

祭祖的意义是报本反始、缅怀祖宗恩德,激发后代孝思。“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源头,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千万年道统承传的核心价值观。老祖宗、古圣先贤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祖先。祭祖正是孝道的体现,是教导下一代如何行孝的教育方法。所以提倡祭祖就是提倡孝道,也就是提倡百善的根本。

祭祖的习俗

祭祀先祖,是我国民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我们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过节总不会忘记祭拜祖先。据史书记载,秦汉时期,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写到,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

祭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论语》上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提倡祭祖,能够产生净化人心、移风易俗、振兴道德、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对於整个社会与民族的安定团结,具有深远的正面作用。

祭祀祖表达我们对祖先的孝敬,对祖先的感恩与怀念;是不忘根本,懂得饮水思源,知恩报恩的高尚德行的具体表现。祭祖这一社会习俗负载了十分丰厚的精神内涵,联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诸多范畴,经过千百年间无数代际的传承,已经作为一种精神和感情的遗传基因,作用于这个民族的精神发育过程。

祭祖方式

1、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祭祖的方式是墓祭,是人们敦亲睦族,行孝报德的表现,在这一天,人们带领家人去墓地扫墓,以示不忘先人,并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

2、重阳节祭祖

重阳节是敬老的日子,也是中国一部分人的祭祖大事。九为数之极,重阳节祭祖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习俗。在亲人坟墓前,人们除草、填土、在坟沿修排水沟,防止雨水冲入坟中。在将供品陈于坟前祭祀,祭拜时点燃香烛,祭拜完后烧纸钱。

3、中元节祭祖

传说,在中元节这天, 地府会放出阴灵,让他们回家和家人团圆,所以中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民间把先人的牌位一个个请出来,恭恭敬敬放到专门做祭拜的供桌上,焚香祭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901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2
下一篇 2023-02-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