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是什么意思?

“两山论”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24日习近平在《浙江日报》的《之江新语》栏目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著名的“两座山论”,他指出:“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接着写道:“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会产生矛盾,又可辩证统一。”

扩展资料:

“两山论”的时代价值及其重要意义

第一,正式开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一些地方在追求利益最大的思想主导下于1992年后大力发展重化工业,一批“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项目相继上马。

大规模的重化工业发展虽然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也造成大量污染物排放,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余村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痛定思痛,决定关停污染企业,开始转向绿色发展道路。

第二,构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单独以习近平命名的四大思想之一。

第三,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在更广范围内推开。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用以指导实践。“两山论”的提出源于余村的成功探索实践,在对余村样本分析研究和抽象概括基础上形成的“两山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在“两山论”的理念指导下,余村所在的安吉县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先后获评全国首个气候生态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首批中国生态文明奖,首个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两山论”:从发展理念到战略布局的伟大转变

两山理论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断是辩证统一论、生态系统论、顺应自然论、民生福祉论和综合治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具有统一性互,两者互相依存,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新时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基础。

2、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

3、破解农村发展与脱贫攻坚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路径。

4、对广大发展中国家。

两山理论由来

“两山”理论是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上升成为全党的意志;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任务;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明确了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75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