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大宛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古代的大宛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第1张

古代 大宛国位于帕米尔高原西部的山脚下,锡尔河的上中游,就是今天中亚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地区。

大宛国是塞种人建立的一个国家,也是被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西域国家。与张骞同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根据他带回来的资料,在《史记》中专立《大宛列传》,《史记》记载:当时的大宛国有大小70个城邑、6万户居民、30万人口,和西域一些几千或几万人口的国家比起来,无疑是个大国。大宛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是连接康居、大月氏、乌孙、疏勒等古国的重要枢纽。

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大宛国归于其管辖之下;  唐朝时期,曾经在这里设置大宛都督府。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唐玄宗改其为宁远国,并封宁远国国王阿悉烂达干为奉化王、骠骑大将军;明清时期,大宛故地被称为浩罕汗国。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浩罕统治者额尔德尼曾臣服中国,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清朝特开喀什与其通商。1876 年,浩罕汗国亡于沙俄。今天,大宛故地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一部分。

拓展资料:

中亚的费尔干纳盆地又称费尔干纳谷地,是天山和吉萨尔-阿赖山的山间盆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交界地区。盆地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170费尔干纳盆地公里,海拔330至1000米。人口约1500万。

参考资料:新疆天山网--西域古国大宛国

大宛国现在是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在乌兹别克斯坦语中为“自己统治自己”“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即“独立”之意。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腹地的“双内陆国”,其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

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东部、东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南部与阿富汗接壤。国土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东部为山地,海拔1500至3000米,最高峰4643米;中西部为平原、盆地、沙漠,海拔0至1000米,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乌兹别克斯坦属东5时区,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未实行夏令时。

乌兹别克斯坦的习俗:

在穆斯林国家,宗教是大多数人的全部生活方式,斋月期间,太阳升起后到落山以前不能进食。无论多么重要的生意,在斋月里也不能进行。在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妇女应戴上帽子,并用披肩遮住肩、胸。禁止崇拜偶像,因此工艺品中的人物塑像、玩具娃娃等都不得进入伊斯兰国家。

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忌讳黑色,忌食骡肉、驴肉、狗肉,也忌讳食用自死的动物肉和血液。乌兹别克斯坦人多食牛、羊、马肉和奶制品。喜欢吃手抓饭、烤肉串。日常饮食离不开馕和茶,吃馕时把它分成数块,馕心不能向下放。

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原始居民似以塞种为主。

汉武帝时,张骞到达西域时,于公元前129~前128年间抵达帕米尔高原以西,首先到达大宛,大宛早就听说汉朝富有,期望同汉朝建立直接的联系,大宛王听说张骞此行目的后,遂派向导和译人将张骞护送到了康居。

据他归国后说,当时大宛大小属邑有七十多个,人口有几十万,是一个农牧业兴盛的国家,产稻、麦、葡萄、苜蓿,尤以出汗血马著称。

大宛西北邻康居,西南邻大月氏、大夏,东北临乌孙,东行经帕米尔的特洛克山口可达疏勒,在当时东西交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大宛久闻汉朝富饶,欲通不得,见汉使来到,深表欢迎。

扩展资料:

此时汉朝企图与大月氏结盟来对付匈奴,派遣张骞率100多志愿人员出使西域的大月氏,打算与大月氏结盟来对付匈奴人。

约在前128年时,张骞来到大宛,而大宛国王本就打算与汉朝交好,但因匈奴与汉朝战争而道路中断,当大宛国王知道张骞来意后,派遣向导护送张骞前往康居,并从康居前往大月氏。当张骞回到中国后,向汉武帝报告西域见闻。

大宛国都在“贵山城”(可能是当今的苦盏),政府设副王、辅国王各一人。且境内有大小城市七十多座,城市房舍林立外有城墙环绕,并描叙南方的大夏如同大宛一样。

有许多城市散布,且当时大宛都城有内城和外城,并能承受汉朝大军围攻40余天,说明当时大宛国的城郭,十分坚固,已经有较高建筑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宛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67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