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需要什么原料

做香需要什么原料,第1张

做香需要的原料:沉香,檀香,乳香,苏合香,零陵香

1、沉香

沉香呈不规则块、片状或盔帽状,有的为小碎块。表面凹凸不平,有刀痕,偶有孔洞,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表面多呈朽木状。质较坚实,断面刺状。气芳香,味苦。

2、檀香

檀香树干的边材白色,无气味,心材黄褐色,有强烈香气是贵重的药材和名贵的香料,并为雕刻工艺的良材。

3、乳香

乳香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粘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大者长达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黄白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末,久存则颜色加深。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4、苏合香

苏合香为不定形团块淡黄棕色,埋有细小方形结晶。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含晶细胞方形或长方形,壁厚,木化,胞腔含草酸钙方晶。

5、零陵香

零陵香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纺织、建材、皮革、烟卷行业及卫生制品。其精油为“液体黄金”,在国际市场上价值高,需求量很大。而且,零陵香还具有杀虫作用。防治方法较多,特色各异,获取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香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围绕各种香品的制作、炮制、配伍与使用而逐步形成的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传统、美学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之独特性的一系列物品、技术、方法、习惯、制度与观念。

扩展资料:

做香的意义: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香,在馨悦之中调动心智的灵性,于有形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调和身心,妙用无穷。正是由于深谙此理,历代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才竞皆惜香如金、爱香成癖。

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既是一种精英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究其实,它出身本无固定之标签,唯灵秀造化源于自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

一、配料:线香即无竹芯的香,俗称直条香、草香、线香。主要是木粉或碳粉、粘粉(榆树皮粉或玉米淀粉)、香精、色素(常用玫瑰精、大红、嫩黄、品绿、黄金粉等)及辅助等材料(如灵光粉、金片、碳酸钙、硝酸钾等)。

二、筛粉:  制香材料中的木粉、粘粉、炭粉有时会有小木片、碎石、铁渣等杂质。容易造成线香表面有杂质,影响外观,易断,甚至造成断火现象。在生产线香时容易将出料口堵塞、损坏模具或造成出料不均匀、变形、断料现象。对原材料进行过筛处理,筛除粉料中杂质,确保材料整洁。

三、搅拌:搅拌在整个制香过程中很关键,这需要经验:

1、一定要先把材料搅拌均匀后加水。

2、所占的时间较少,但决定香的品质,搅拌时间约为20-45分钟。

3、将各种原料及水按比例放入搅拌机内(专用的,不锈钢内胆,才能使材料上色均匀,不变色,不破坏香料的粘性)。料内不能含有空气,空气在制香的挤压过程会使香断条。

4、拌料在入料前需虑掉杂质,比例要适当,水份要适当(太干易断裂,太湿易变形),搅拌要均匀。

四、生产过程:把搅拌好的料放入入料口,开机前用一铁棍插入料缸排气,出料后关上空气开关。香料经液压装置受压后的料由模具孔挤出,即变成了所需的形状。模具孔是成排排列的,有一排,二排或多排孔。用的最多的是二排孔。所以挤出的香条也是成排排列的,整齐不易变形。

五、传动装置:在传动装置上放上线香架,经传动至接香位置,从工作台上切好的香,经传动带传送到接香处,把香平整地接到线香架上,往前移动继续接第二节的香,一个线香架可接三次。接满后的香架经传动带传输到尾端,接到工作台整理。

六、晾晒:线香框上的成型湿香,分组逐一罗列到一排,靠自然晾干。

扩展资料:

香与佛教

一、佛家认为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

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据经书记载,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

二、佛家认为香能沟通凡圣,为最殊胜的供品

佛陀住世时,弟子们就以香为供养。佛家认为“香为佛使”,“香为信心之使”,所以焚香上香几乎是所有佛事中必有的内容。从日常的诵经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法会、水陆法会、佛像开光、传戒、放生等等佛事活动,都少不了香。特别是法会活动,必以隆重的上香仪式作为序幕。

佛教中用于供养的香品种类十分丰富,除了用于熏烧的“烧香”,香料制作的香水、涂在身上的涂香、研成粉末的末香等都是常用的供物。其中香水还用于浴佛,是一种很高的供养。

三、佛家用香辅助修持

佛家认为香对人身心有直接的影响。佛家自古就提倡在打坐、诵经等修持功课中使用熏香,在寺院内外也是处处熏香,以营造好的修炼环境。而且对香的品类也是精心选择,不仅使用上等的单品香料,还要按照特定的配方调和制作更适用于修炼的合香。

四、佛家以香治病

由于绝大多数的香料本身就是药材,如沉香、檀香、丁香、木香、肉桂、菖蒲、龙脑香(冰片)、麝香、降香、安息香、甘松香等,所以佛家的香也很早就用于治病。用于治病的香品,也称为“香药”,是“佛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医理论颇为相似的佛医学对中医的发展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佛家香药的配方种类十分丰富,用途也极其广泛。不仅熏烧香药以除污去秽,预防瘟疫,还有专门的药方对治特殊的病症。使用香药的方法也很多,有的是直接熏烧,有的要口服,有的做成香水香膏涂在身上,有的是在浸泡洗浴时用。

参考资料:

百度经验 制香工艺流程

百度百科 香文化

100斤佛香的配方:竹蕊35斤、木粉34斤、粘粉35斤、硝酸钾2斤、色素和香料适量。

中国佛香包括楚布真香、地母真香、常吉真香,富含香气的树皮、树脂、木片、根、叶、花果等所制成的香料,有旃檀香、沉(水)香、丁子香、郁金香、龙脑香(以上称五香)、薰陆香、安息香等类。因为佛教尊重生命,保护生物,所以动物分泌形成的龙涎香、麝香等,一般不会使用。

烧香起源

在古老的祭祀中,香成为联系人与神的媒介,通过虔心焚香设拜,可以上达天听,下及幽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开启智慧人生的先导,让我们通过禅定的修习,渐入佛道,如暗夜中的明灯,济度无量众生之苦。

释迦牟尼佛是大孝之子,为了救度其母亲,曾上忉利三十三天说法度生。天上一日,地上数千年,众弟子担心佛陀远离地球上的生命,就焚旃檀沉香为信物,上达天庭,礼请佛陀回到人间。从此,佛教徒便开始了烧香拜佛的习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63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