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卡ic卡和id卡区别是什么?

门禁卡ic卡和id卡区别是什么?,第1张

1、卡面上有一长串数字的大多数是ID卡

白卡或者钥匙扣卡可以观察卡面上的数字来分辨,ID钥匙扣上一般有00开头的10位或8位数字,如00123647或0098764736。白卡是和银行卡大小薄厚差不多,表面没有印刷图案文字的一种卡。ID白卡卡上有00开头的18位数字,如0012345678 123,45678。而IC钥匙扣卡和IC白卡一般没有印刷卡号。

如图所示

图片

2、手机NFC功能检测

如果你手机有NFC功能也可以轻易检测出IC卡、ID卡。ID卡和IC卡重要的区别是工作频率的不同,ID卡的工作频率是125KHz,IC卡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手机NFC的工作频率也是13.56MHz,所以手机的NFC功能能感应到IC卡,不能感应到ID卡。具体的检测办法就是把你要检测的卡放在手机后面,贴着手机轻轻移动你的卡,一般是在后置摄像头附近,有感应的是IC卡,没有感应的是ID卡。

图片

3、卡内部线圈

还有一种方法,通过观察卡内部线圈的形状来进行分辨。在比较黑暗的地方用手电筒照向卡,观察卡片里面的线圈,一般ID卡线圈是圆形的,并且线圈匝数比较多。IC卡线圈是长方形的,匝数比较少。观察线圈的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印刷色彩较深的卡上,很难观察到线圈。其次圆形线圈是ID卡、方形线圈是IC卡指的都是一般情况,这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实在不能辨别清楚就需要通过专门的仪器来检测了。

                                 

IC(Integrated Circuit)卡是1970年由法国人Roland Moreno发明的,他第一次将可编程设置的IC芯片放于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功能。“IC卡”和“磁卡”都是从技术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将其和“信用卡”、“电话卡”等从应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自IC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香港、台湾地区,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我国,一般简称为“IC卡”。

IC卡的外观是一块塑料或PVC材料,通常还印有各种图案、文字和号码,称为“卡基”;在“卡基”的固定位置上嵌装一种特定的IC芯片就成为我们通常所说的IC卡。根据嵌装的芯片不同就产生了各种类型的IC卡。

IC卡的概念是7O年代初提出来的,法国布尔(BULL)公司于1976年首先创造出IC卡产品,并将这项技术应用到金融、交通、医疗、身份证明等多个行业,它将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提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代化程度。

IC卡芯片具有写入数据和存储数据的能力,IC卡存储器中的内容根据需要可以有条件地供外部读取,完成供内部信息处理和判定之用。

IC卡一出现,就以其超小的体积、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技术以及特殊的保密措施和无法被译及仿造的特点受到普遍欢迎。

非接触式ID卡又称射频卡,是世界上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卡片靠近读写器表面时即可完成卡中数据的读写操作,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D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与接触式IC卡相比较,非接触式ID卡具有以下优点:

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D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例如:由于粗暴插卡、非卡外物插入,灰尘或油污导致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故障。此外,非接触式ID卡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须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既便于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使用的可靠性。

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使用射频通讯技术,读写器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进行读写,没有插拔卡的动作。非接触ID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读写时间不大于0.1秒,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

安全防冲突 非接触式ID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更改。世界上没有任何两张卡的序列号会相同。非接触式ID卡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即读写器验证ID卡的合法性,同时ID卡也验证读写器的合法性。非接触式ID卡在操作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数据都被加密。卡中各个扇区都有自己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可以。ID卡与磁卡一样,都仅仅使用了“卡的号码”而已,卡内除了卡号外,无任何保密功能,其“卡号”是公开、裸露的。所以说ID卡就是“感应式磁卡”。

ISO标准ID卡的规格为:85.5x54x0.80±0.04mm(高/宽/厚),市场上也存在一些厚、薄卡或异型卡。ID卡全称为身份识别卡(IdentificationCard),一种不可写入的感应卡,含固定的编号,主要有台湾SYRIS的EM格式、美国HIDMOTOROLA等各类ID卡。

扩展资料

ID门禁卡工作原理

系统由卡、读卡器和后台控制器组成。读卡器将载波信号经天线向外发送,载波频率为125KHZ(THRC12)。

ID卡进入读卡器的工作区域后,由卡中电感线圈和电容组成的谐振回路接收读卡器发射的载波信号,卡中芯片的射频接口模块由此信号产生出电源电压、复位信号及系统时钟,使芯片“激活”;

芯片读取控制模块将存储器中的数据经调相编码后调制在载波上,经卡内天线回送给读卡器;读卡器对接收到的卡回送信号进行解调、解码后送至后台计算机;后台计算机根据卡号的合法性,针对不同应用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D门禁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D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46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