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氏起源

熊氏起源,第1张

熊姓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周成王时期,为楚贵族姓氏。熊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熊姓曾有72个望族,居百家姓第68位。得姓始祖为鬻熊,为祝融氏的后代。

熊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得姓较早,源远流长;二是族大支繁,遍及全国,到处都有熊氏族人;三是人才辈出,不可胜数,从古至今,历代皆有熊氏的杰出人物,尤北宋为最。其中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中的熊姓为汉化改姓而来,与楚国望族并无关联。

得姓始祖

鬻熊。商末人,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护国侯。其先祖为黄帝,黄帝子昌意生颛顼,颛顼四世孙陆终第六子名季连,鬻熊为季连之裔孙。鬻熊曾孙熊绎以王父字为氏,称熊氏。西周成王时,封熊绎在荆楚,建立楚国,建都于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春秋时,楚国一度强大,势力曾扩展到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二二三年,楚为秦所灭,后人多以熊为姓,并尊鬻熊为熊姓的得姓始祖。

有:词缀。附着在氏族或氏族代表(首领)名称词前,无实际意义。如古籍中常见的“有唐一代”,《荀子·议兵》的“舜伐有苗……汤代有夏。”

上古的“氏”意义较广,不是专指姓氏的氏,有时指生活在某个地方的部落、族群。这些氏族占据某个地方、建立了某种初级政权和社会制度,就会用该地地名或图腾、政权、以及类似于朝代的名称为“氏”。前面加“有”,只起词缀作用,类似于现代汉语中老师、老虎的“老”。

以“有穷氏”为例。

在《左传·襄公四年》一书中,孔颖达疏:“羿居穷石之地,故以穹为国号,以‘有’配之,犹言‘有周’、‘有夏’也。

穷:通穹。《尔雅·释天》:穹、苍苍:天也。《释名·释兵》:“弓,穹也。”有穷氏可能是以善于造弓而得名。《说文解字》:穹,穷也。

清代学者李玄伯认为,穷(穹、弓)是羿的图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44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