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字的来历与演变过程

火字的来历与演变过程,第1张

火字的来源传说:

在远古时代,蚩尤被黄炎二帝打败后流落到苗族所在地。这天正遇蚩尤三姨太临盆,当蚩尤当知三姨产下一个没双眼的妖魔鬼胎,心中十分闹怒即命杀手将其碎尸万段。

这时只见天上火焰神君在大声叫;“蚩尤且慢动手!”。

当火焰神君落地后对蚩尤道:此孽畜乃本仙炼炉中一残渣余孽,昨晚守夜童儿睡着了,此孽畜就打开炉门下来作祟,无奈被南天门守将追得无孔可入才躲入你三姨腹内,南天门守将为避女性私血故不敢动手。

蚩尤听后是哭笑不得,这时仓颉也刚从九玄神女处回来,见火焰神君和蚩尤对一妖魔鬼胎留处犯愁,就动了恻隐之心。说;二位,这妖魔鬼胎还是送给我吧,我的字海内正少个做饭的什计。

蚩尤到是同意,而火焰神君却连连摆手说;“仓帝不是我小气,你不知道这厮坏着呢!只要你一不留神他就会闯祸”。

仓颉笑嘻嘻地说;“火焰神君你大可放心,我字海内有的是水可降服他,再说他要是敢下界伤害人间,我会号令天下人用口水将其淹没”。

火焰神君见仓帝执意想要,就在该厮脸左右各打了一掌巴,喝声滚!只见这孽畜嗖的一声钻进了仓颉字海内。故而古代的火字是人字二边有二个掌巴形的象形字。

火字的演变:

“火”的早期甲骨文字形、与“山”相似,像地面上的三(多)股腾腾热焰。

晚期甲骨文简化了两侧的焰苗,并将主焰写成“人”形。

金文在晚期甲骨文的基础上省去地面,将甲骨文连在一起的三股焰苗分离,将主焰两边的焰苗、写成撇和捺 。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火”在上下结构中作偏旁时被写成“四点底”。

扩展资料

火字的记载:

燃烧木材是最早生火的方式。树木自古提供人类需要的很多能源,故称柴或柴火。不同的树木造就不同的柴火。

《调鼎集·火》列举各种木柴烹煮:“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

“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目解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入虫,有伤物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

火字的来历:

火,甲骨文字形、与“山”相似,像地面上的三股腾腾热焰.造字本义:物体燃烧时产生的光焰.有的甲骨文简化了两侧的焰苗,并将主焰写成“人”形,字形与篆文的“山”相似,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省去地面,将甲骨文连在一起的。

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这个字从甲骨时代诞生到今天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所以说该是很纯的象形汉字。

火组词:

1、军火[jūn huǒ]

(名)武器和弹药的总称:~库|~商。[近]武器。

2、火山[huǒshān]

(名)因地球表层压力降低,地球深处的岩浆等高温物质从裂缝中喷出地面而形成的锥形高地。

3、火把[huǒbǎ]

(名)照明用的东西,有的用竹篾柴草捆扎成长条,有的在棍棒的一端扎上棉花,蘸上油:灯笼~|举着~。

4、热火朝天[rè huǒcháo tiān]

形容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就像炽热的烈火朝天熊熊燃烧一般。[近]热气腾腾。[反]死气沉沉。

5、去火[qù huǒ]

中医上指消除体内的火气:消痰~。喝点绿豆汤,去去火。

“火”字的演变:

火拼音huǒ

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

2、紧急:火速。

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

4、发怒,怒气:火暴。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火刘[huǒ liú]

指汉王室刘氏。

2、入火[rù huǒ]

入伙,加入某一集体或集团。

3、对火[duì huǒ]

吸烟时借别人燃着的烟点燃自己的烟。

4、进火[jìn huǒ]

生火煮饭的意思。

5、火耕[huǒ gēng]

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烧去草木,就地种植作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37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20
下一篇 2023-02-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