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活动方式,第1张

从形式看,有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

从活动主体看,有管理者的活动、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

从内容上看,有课内外进行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发展个性特长等各种活动。

教育活动,不论广义与狭义,其宗旨都是进行人的培养和训练。教育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活动有各种差别。

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因素:

1、受教育者;

2、教育者;

3、教育中介。

教育活动的特点:

1、教育活动的目的性

2、教育活动的实践性

3、教育活动的双向性

4、教育活动的三维性

5、教育活动的多功能性

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施为或教育工作,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因此表现出两种现象:一为与生活有关;一为教育实际。

较早期的教育偏重课程讲授,很少注重教育活动,因而教育活动不受重视。自从美国实验主义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提倡「从做中学」以后,教育人士开始注意到教育活动的问题。

德语文化学派主张: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因此教育应与生活配合,就要重视教育活动。文化学派思想的重点是看重文化的教育价值,因为文化是用来陶冶人的,并用来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文化有很高的价值。基于此,他们便认为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是有价值的文化活动。

由于教育观念的改变,把过去教师不鼓励学生参加教育活动的想法,转变为鼓励学生尽量参与教育活动,是一项重大转变;过去教师认为学生参与教育活动会影响课业;现在则认为教育是多元化的,学生多参与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兴趣、才能,甚至促进社会化,达到合群的教育目的。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主题教育,是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的重要内容。

重大作用: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保持永远年轻的重要法宝。

(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始终铭记历史的重要力量。

(4)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党不断开创未来的重要基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12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