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怎么形成的?

雪是怎么形成的?,第1张

雪的形成一般需要以下两点条件:

1.水汽饱和,空气在一定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最大水汽量,称之为水汽饱和

2.必须有凝结核,凝结核是指一些悬浮在空中的很小的固体微粒,最理想的凝结核是那些吸收水分最强的物质微粒,如硫酸,氮及其他一些化学物质微粒。

总之,雪的形成离不开以上两个必备的条件。

水蒸气微粒冷遇

天空中积云中的水分遇冷形成了许多微小的冰晶,也就是冰晶核。冰晶核相互接触又聚集成比较大的冰晶,当冰晶大到一定程度,达到一定重量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空气温度较高,就形成了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较低就成了雪或者雨夹雪。

雪花的成分是水,所以雪花的形成的物理步骤是:水蒸气→水→冰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在落下的自然现象。雪的前身是云,云是由很多固态水,也就是小冰晶组成的,这些小冰晶在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慢慢的越来越重,变成了较大的冰晶,当冰晶的重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适合的条件下,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降的过程中,冰晶预到热就会变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常看见的“雨水”,而如果下降过程中热量不足以使小冰晶变成小水滴,这时候我们就会看到雪了,这就是雪的形成过程。

云里面有很多小水滴和小冰晶,小氺珠碰到小冰晶就会冻结粘附在小冰晶表面,当冰晶相互碰撞的时候的会迅速增大。当冰晶能够大到克服空气主和浮力时,便落到地面,雪就是这样形成的。

雪是从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低温的时候使水蒸气凝结成冰晶,气温更低时落到地上便成了雪花

大风从北极刮风刮过来的

上面一个雨,下面一个日左边没有一竖。

应该是云碰到冷空气就下雪了

降雪必须满足下面的两个条件:

1、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

2、充分的水汽。3.0℃(冰点)以下。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气温同样可以降雪。

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时会吸热,所以地面气温会比下雪时低。

扩展资料:

雪的危害:

雪灾是因降雪导致大范围积雪、暴风雪、雪崩,严重影响人畜生存与健康,或对交通、电力、通信系统等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作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雪灾年年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和正常生活秩序。

根据雪灾的形成条件、分布范围和表现形式,雪灾类型普遍被分为雪崩、风吹雪( 风雪流) 和牧区雪灾。其中,雪崩是雪山地区易发的灾害,风吹雪则会阻断公路交通的正常通行。

牧区雪灾是由于积雪过厚,维持时间长,掩埋牧草,使牲畜无法正常采食,导致牧区大量畜牧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灾害。它是中国发生频繁、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类雪灾。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特别是有着广阔天然草场的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主要牧区,几乎每年都会不同程度的遭受这类灾害。

此外,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我国广大的农村、林区和城镇,也时常遭受短时期降雪的影响,严重的雪灾还会破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造成房屋倒损和农作物损毁等损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降雪过量危害大,“瑞雪”才能“兆丰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12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