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那个皇帝出家了啊,为什么啊??

清朝那个皇帝出家了啊,为什么啊??,第1张

皇帝位居万人之上,为何清朝还会有皇帝出家?各位,很明显,这个问题问的是清朝的顺治帝。事实上,《清史稿》中并没有说顺治帝出家了。但既然问题问到了,咱就说说这件事儿吧。据史料记载,顺治对佛教很感兴趣,在他继位以后,不仅在北京建立寺庙,而且还邀请了和尚在寺庙里当住持。顺治在去南苑打猎的时候听到了传来的悠悠的钟声,寺庙里的烟袅袅升起,这对于顺治有很大的吸引力,便前去观看,但是看到住持以后和他相谈甚欢,两个人聊了很久,顺治回到宫里以后久立刻召唤了住持和他一起讨论佛教中的问题。

顺治自这以后对于佛教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他发现了新的天地,世界上有这样不在乎世间的得失,没有烟火气息的一群人,他们没有欲望烦扰内心。顺治没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生活,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不知道父爱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驾崩了,虽然生在权贵之家含着金汤匙,他却在应该天真烂漫的与朋友嬉戏打闹的时间接受了父亲遗留给他的偌大的王朝,早早的就加入了政治斗争里面去。宫里的规矩又多,这样的一个小孩天性散漫,要让他管住自己遵守规矩,这是多么残忍的事情。

但是这些对于顺治来说还都是小事,真正让他感觉的爱的缺失是他的整个童年都活在他叔叔多尔衮掌握的政权的阴影的下面。这样一个小小的身躯却必须承担着很大的责任,他必须比其他的孩子更提前懂事,他还有江山需要治理,虽然他是万人之上的天子,但是他也是一个孩子,他面对着重重的阻力以及充满杀戮的与汉族之间的仇怨,也得不到他臣子的支持,他一直在孤军奋战。

这样幼小的孩子家庭也是十分的不幸福的,他的婚姻没有办法自己做主,他只能听从政治的需要,娶了两个自己不喜欢但是对自己有益的两个女人,这两个女人除了过人的家世以外,就在没有可圈点的地方了。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从小没有爱的滋养,出家成为了顺治皇帝的向往,他喜欢那种没有欲望缠身的生活,他想了断尘世间的情缘、遁入空门,这些都是他无法摆脱的原因,而董鄂妃的死对顺治则是致命的打击。

董鄂妃是一个十分传奇的女人,她是满族的战士的夫人,顺治皇帝却对她动了真情,从军人手中把董鄂妃抢回来并且十分疼爱。有人说这个满族的战士是顺治的弟弟,而董鄂妃则是他的弟媳妇。顺治的婚姻是不幸福的,所以他对董鄂妃十分的依赖,甚至为了董鄂妃而打亲王的耳光。被打的亲王哪能受得了这样的屈辱,随后就自杀了,这件事情过后,顺治皇帝还把董鄂妃看得更加重要了。

顺治抢了自己弟弟的媳妇从道德的层面来看是并不可取的,甚至还是可耻的,但是两人的感情却是十分的好,董鄂妃对顺治的穿衣、吃饭以及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不仅身体陪伴着顺治,也同样是顺治的灵魂伴侣,和顺治一起讨论政治问题,一起学习佛家的道义。她的性格也是不急不躁,十分的温柔善良,在后宫中虽然受尽了宠爱,也不恃宠而骄因此欺侮其他的妃子,而是与其他的妃子好好的相处,对待奴仆也是如此,从来不大声对他们进行责骂,而是怀着仁慈之心为奴才着想。在顺治的心目中,董鄂妃是一陪伴在他身边的一个妻子,更是他的灵魂上的伴侣,她能够倾听顺治、了解顺治,真正的给顺治关怀和爱。

然而老天爷像是和顺治开玩笑,董鄂妃在二十二岁那年就死了,一位懂自己的红颜知己也离开了自己。顺治皇帝悲痛万分,最后一线希望也没有了,出家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所有的希望破灭了,所有的情绪在这一瞬间爆发了,他再也无法抑制住内心的失落,决心遁入空门。

古代有哪一些皇帝出家了?大家知道吗?甚至有一位很有争议的皇帝,有人说他劳苦功高,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暴君,他统一中国,结束乱世的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奉佛,是有着深刻的个人背景的。隋文帝从降临人世,便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绿。他出生在佛教寺庙里,从小父母就把他寄托给僧尼抚养,主要由一个叫智仙的尼姑照看他,一直在寺庙里生活了13年。以后做了皇帝,他也时常对臣下讲起自己幼年时代的这段佛门生活,毫不避讳。

第二位,武则天,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武则天依唐后宫之例,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皇李治一直藕断丝连。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当然这一段经历虽然有点落寞,但是好在逃过一劫,才能逆袭!

第三位,顺治皇帝,想必,大家都看过金庸笔下的《鹿鼎记》和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当中都有精彩描述。“想传,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皇帝年方二十四岁,因宠妃董鄂妃之死郁郁不乐,厌宫廷生活,弃位出家来五台,康熙奉太皇太后之命来五台山找他父亲顺治……”

第四位,梁武帝,南齐时,萧衍历任东阁祭酒、黄门侍郎、雍州刺史等职,两次参与抵御北魏,颇受齐明帝宠待。永元二年(500年),萧衍起兵攻讨东昏侯萧宝卷,并拥立南康王萧宝融称帝。次年,攻陷建康。中兴二年(502年),萧衍接受萧宝融的“禅位”,建立南梁。

而值得一提的是,梁武帝再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这次大臣们又来请他回宫,他说什么也不答应了。有个大臣忽然灵机一动,说道:“皇上既然‘舍身’为僧,我们就要为他‘赎身’,才能请他回宫啊!”大臣们觉得这话有道理,就化了一万万钱,去同泰寺为梁武帝“赎身”。寺院住持收到这么一大笔赎金很高兴,十分爽快地同意这位皇帝和尚还俗。过了不久,梁武帝第三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而且,他为了表示自己虔诚信佛,不但“舍”了自己的身子,还把宫内的人以及全国的土地都“舍”了。梁武帝“舍”得多,为他“赎身”的钱也要化得更多。大臣们花了一个月,凑足了二万万钱,又把他赎了回来。

过了一年,梁武帝第四次又到同泰寺出家。大臣们只得又用一万万钱为他“赎身”。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大的罪恶是接受侯景的降附,造成梁国境内的大破坏。当时黄河流域也正在大破坏,南北同时大乱,西晋末年开始的灾祸,到梁武帝末年才真正达到全中国普遍大乱的最高峰。东晋宋齐三朝多少还能保持长江流域的偏安局面,梁武帝却引进北方的破坏势力来蹂躏江南。

到了最后侯景之乱爆发,自己被软禁,以为自己能说服他放下屠刀,但结局是自己被饿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10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9
下一篇 2023-02-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