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主要成分

泥土的主要成分,第1张

泥土的主要元素:氧,硅,铝,铁,钙,镁,钛,钾,磷,硫。

1、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2、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1、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如果风化壳保留在原地,形成残积物,便称为残积母质;如果在重力、流水、风力、冰川等作用下风化物质被迁移形成崩积物、冲积物、海积物、湖积物、冰碛物和风积物等,则称为运积母质。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母质代表土壤的初始状态,它在气候与生物的作用下,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才逐渐转变成可生长植物的土壤。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土壤形成的初期阶段最为显著。

3、随着成土过程进行得愈久,母质与土壤间性质的差别也愈大,尽管如此,土壤中总会保存有母质的某些特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土壤

泥土的主要成分是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这四种物。土是地壳表面最主要的组成物质,是岩石圈表层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受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松软物质。土壤和母质层的区别表现在于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矿物学特性等方面。

泥土基本特征

土与岩石一样是自然历史产物。土的性质由其地质成因,形成时间,地点,环境,方式,以及后生演化和现时产出的条件决定。如干旱区形成的黄土,湿热区形成的红土,静水区形成的淤泥,它们在性质上截然有别。

土是由固,液,气体多相组成的体系。固相是土的主要成分,称为土的骨架。土颗粒间的孔隙可被液体或气体充填。完全被水充满时,形成二相体系的饱水土,性质柔软,完全被气体充满时,则形成二相体系的干土,其性质有的松散,有的坚硬。

土是多矿物组合体,一种土含有5至10种或更多的矿物,其中次生矿物是主要成分。土遇水产生胶体化学特性,土粒间形成受结合水控制的特殊联结。这是促使粘土产生复杂性质的根本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06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