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倍功半什么意思

事倍功半什么意思,第1张

事倍功半的意思是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

事倍功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hì bèi gōng bàn,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出自《庄子·天地》:“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事倍功半造句

1、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2、如果你坚持老办法,必然会事倍功半。

3、在学习上扬长避短,无疑会起到事倍功半的功用。

4、当然,一味的蛮干往往会事倍功半,复习也要讲究技巧。

6、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效率就高: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效率就低。

7、虽然能事倍功半,但我们仍要尽全力做到最好。

8、错过了学前教育这一关键期则往往事倍功半。

9、如果选择的时机不当,往往事倍功半。

10、反之,方法不对头,学习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

11、你不要弄得事倍功半。

12、掌握好的方法学习时就能够事半功倍,否则将事倍功半。

13、倘若只有毅力,盲目地蛮干,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事倍功半。

14、我不知道在别人都是事半功倍的时候你还事倍功半呢。

15、做事情,要讲究方法,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事倍功半”的意思是做事情的方法不对,费力大,但是成效很小。

“事半功倍”的意思是做事情的方法用对了,费力小,成效大。

“事倍功半”出自清•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

和它相近的词语还有:得不偿失,舍本求末等。

“事半功倍”出自先秦•孟轲的《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和它相近的词语还有:一举两得,一箭双雕等。

事倍功半的意思是: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小。

事倍功半形容做事的方法费力大,收效小。出处: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要做善事,靠着善书教化人,终究事倍功半。”把这民间事业整顿得件件整齐,桩桩发达,这岂不是~吗?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

用法:《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得不偿失、舍本求末。反义词:事半功倍、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 、一石二鸟 两全其美。

例句:有相当多的学生以为,主观表达题费力大,收益小,见效慢,练习起来往往事倍功半。于是,他们不学用词造句。

事半功倍其他例句:

1、一旦孩子们愿意合作,学起来就事半功倍。

2、得知你即将进入大学,特连夜为你打造一份开学礼包,内有:马良神笔,考试轻松第一,佐助写轮眼,学习事半功倍,多重影分身术,学习娱乐两不误,最后送你国产手机,有事没事给咱发条。

3、懂你的人,会用你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不懂你的人,会用他所需要的方式去爱你。于是,懂你的人,常是事半功倍,他爱得自如,你受得幸福。不懂你的人,常是事倍功半,他爱得吃力,你受得辛苦。两个人的世界里,懂比爱,更难做到。

4、只要你学习方法找对了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岂敢!我等见那贼伙势众,却且出没无定,只凭人多前去拘拿,恐亦难以奏效,假若能得庄主令公子程老爷同去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800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