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谁

《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谁,第1张

闻一多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七子之歌》作者是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在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出生,曾经是现代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贞的民族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以及新月派代表学者和诗人。

1922年7月,闻一多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和纽约艺术学院进行研修,在闻一多美术成绩突出时,突然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中诗歌是其最爱。因此闻一多年底就与梁实秋合著并出版了《冬夜草儿评论》,该作品代表了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闻一多先生的一生是曲折的,曾经有过失误、迷茫与苦闷,但是经过深思和中国共产党的关怀与帮助,终于找到了真理,而一经找到了真理,他便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为实现真理而英勇奋斗,直到献出其珍贵的生命。

扩展资料:

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留美预备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闻一多离开青岛,回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闻一多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抛弃文化救亡的幻想,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95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8
下一篇 2023-02-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