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似穹庐”是什么意思?

“天似穹庐”是什么意思?,第1张

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

原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出自:北朝民歌《敕勒歌》,作者不详。

译文:敕勒川的天空啊,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穹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

赏析: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扩展资料:

《敕勒歌》创作的历史背景:

相传这是北齐人斛(hú)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这首歌原为卑(bēi)语,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今山西北部和内蒙古南部一带。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它上承三国两晋,下接隋朝,在我国南方和北方各有朝代更迭,长期维持对峙,称为南北朝。

在这个时期,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敕勒歌》就产生在这个时代。

天似穹庐: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出自:《敕勒歌》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扩展资料

《敕勒歌》诞生在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所以把漠南一带称为“敕勒川”。

诗的前六句写了不同的景色,意境极其阔大恢宏,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到“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境界便顿然改观,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

作品的最后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当地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68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