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子是什么

勒子是什么,第1张

 勒子,又称“蜡子”,“官名”为“勒”字底下加个“玉”字旁,即“勒玉”,有圆柱形、扁圆柱形、束腰形、橄榄形等等,是挂于胸前或腰间的玉饰,可单独挂,也可与其他玉饰组合挂。圆勒子有上下一样粗的圆状,也有中间缩为细腰形的,或中间粗两头细的橄榄形的,或一头粗一头细的喇叭形、秤砣形等。方勒子为方柱形,与琮相似,只是大小不同。有种说法认为琮是勒子的放大,或勒子是琮的缩小,但从考古发现来看,方勒子与琮常是同地出土,故它们之间不存在相仿的问题。用作礼器的,形体须大方显威严,称琮;用作佩饰的,形体要小才方便,称勒子。

商代勒子特征,其多为圆筒喇叭状,一端较粗,一端稍细,口沿常见外侈者,中腰略收束,从其形制来看,似乎来源自史前时期,尤其是齐家文化的玉管。

商代玉勒子表面常见两周凸弦纹(即竹节纹)、莲瓣纹和抽象蝉纹等装饰,有的器表还会琢磨出多个棱面。从现有的考古材料看,商代的玉勒子多为优质透闪石玉制作,主要有甘肃闪石玉、“老坑青海玉”、岫岩闪石玉等。

玉勒子起源

起源于文化期的玉管饰,一般中间有通天孔,多属单独佩戴使用,从红山、良渚文化一直到明清时期多在加工制造,形成了一个器型丰富,纹饰多样的勒子系列。此玉跪人双手悟耳朵跪地,意思是勿听。

勿听的意思是: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就是从眼睛、耳朵、嘴巴、身体严格的管束自己,由外在规范,薰陶自己。将玉雕刻成下跪造型的玉挂件,它起源于商朝,谐音遇贵人,即人生顺利,逢上司赏识,长辈朋友等帮助,遇到贵人之意,古书中记载:玉坚不可摧也。

古人将玉雕成玉跪人,可使主人不受小人影响和陷害,故宫廷常供奉玉跪人为神玉。人是万物之灵,古往今来的艺术品中,体现人类自身的著作不计其数,古玉人是这些艺术品中呈现早的品类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66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