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需氧量指的是?

生化需氧量指的是?,第1张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简称BOD。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处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毫克/升)表示。

BOD一般指的是微生物可降解的有机物的量,即废水中可降解有机物的量。

BOD的测定方法包括:

1.标准稀释法

这种方法是最经典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测定在20±1℃温度下培养五天前后溶液中的溶氧量的差值。求出来的BOD值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2.生物传感器法

其原理是以一定的流量使水样及空气进入流通量池中与微生物传感器接触,水样中溶解性可升华降解的有机物受菌膜的扩散速度达到恒定时,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的氧质量也达到恒定并且产生一恒定电流,由于该电流与水样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的差值与氧的减少量有定量关系,据此可算出水样的生化需氧量。通常用BOD5标准样品对比,以换算出水样的BOD5的值。

3.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

控制温度为30℃-35℃,利用活性污泥强制曝气降解样品2小时,经重铬酸钾消解生物降解后的样品,测定生物降解前后的化学计量需氧量,其差值即为BOD。根据与标准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可换算成为BOD5值。

4.测压法

在密闭的培养瓶中,水样中溶解氧被微生物消耗,微生物因呼吸作用产生与耗氧量相当的CO2,当CO2被吸收后使密闭系统的压力降低,根据压力测得的压降可求出水样的BOD值。

问题一:什么叫生化需氧量 cc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英文(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缩写BOD, 恳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 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 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 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 数量,其单位以ppm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 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 污染也就越严重。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 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 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

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可经 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中消 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

若这类污染物质排人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溶解

质。

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 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硫化 氢、硫醇和氨等恶具气体, 使水体变质发臭。 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 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 间,一般生化需氧量条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 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 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 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 氧量的70%。 一般清净河流的BOD5不超过2毫克/升,若高于10毫 克/升,就会散发出恶 臭味。工业、农业、水产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应小 于5毫克/升,而生活饮用 水应小于1毫克/升。 我国规定,在工厂排出口,废水的BOD;的最高容许 浓度为60毫克/升,地面 水的BOD不得超过4毫克/升。

氧量,英文(biochemical

demand)缩写BOD,恳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

oxygen

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 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 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 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 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 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 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 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 木质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可经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 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 中消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

排人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 溶解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 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 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具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 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 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 间,一般生化需氧量条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 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 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 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 氧量的70%。 一般清净河流的BOD5不超过2毫克/升,若高于10毫 克/升,就会散发出恶 臭味。工业、农业、水产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应小 于5毫克/升,而生活饮用 水应小于1毫克/升。 我国规定,在工厂排出口,废水的BOD;的最高容许 浓度为60毫克/升,地面 水的BOD不得超过4毫克/升。

问题二:生化需氧量与水质的好坏有什么关系 所谓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当温度在20℃时,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是培养20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20天生化需氧量,用BOD20-表示。

生化需氧量(BOD)的多少,表明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反映出水质的好坏。即好氧量越高,污染越严重。

问题三:生化需氧量 (一)BOD简介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ppm或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BOD才是有关环保的指标。编辑本段(二)BOD计算

生化需氧量的计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释后水样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释后水样经 20 ℃ 恒温培养箱培养 5 天之溶氧(mg / L) P=【水样体积(mL)】 / 【稀释后水样之最终体积(mL)】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生物需氧量(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生物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是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生化需氧量是重要的水质污染参数。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生长繁殖时需要的氧量,是可降解(可以为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氧当量。

地面水中的污染物,在以微生物为媒介的氧化过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作生化需氧量(或生物耗氧量,即BOD,以mg/L为单位),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可经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若这类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臭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

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517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