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扭矩系数如何计算

螺栓扭矩系数如何计算,第1张

扭距系数: K = T/(P·d) 式中: K—扭距系数 T—施拧扭距N·M d—螺栓的螺纹规格mm P—螺栓的轴力。初拧为施工扭矩的50%左右。如M20约为220。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中65页附录B的B.0.3款:

1、终拧的扭矩T=K*P*d,K扭矩系数,可以参考厂家的测试报告和现场复测的报告,P施工预拉力值标准值,螺栓直径。

2、初拧取终拧值得0.5,扭剪型初拧T=0.065P*d。

扩展资料:

计算

高强度螺栓施加预拉力和靠摩擦力传递外力。普通螺栓连接靠栓杆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递剪力,拧紧螺帽时产生预拉力很小,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高强螺栓除了其材料强度很高之外,还给螺栓施加很大预拉力,使连接构件间产生挤压力,从而使垂直于螺杆方向有很大摩擦力,而且预拉力、抗滑移系数和钢材种类都直接影响高强螺栓的承载力。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

高强螺栓是指螺栓的等级硬底等性能比较强,也叫高强度螺栓。一般是指8.8级以上的.比如说10.9级螺栓,12.9级螺栓.都是硬度性能很强的.扛扭力性能很强的.

高强螺栓长度计算

高强螺栓连接必须严格控制螺栓的长度。扭剪型高强螺栓的长度为螺头下支承面至螺尾切口处的长度;对高强大六角头螺栓应该再加一个垫圈的厚度,见图"(图中!* 为板层的厚度;! 为螺栓长度)。

高强螺栓长度一般计算式如下:

L=L''+△L

其中△L=M+NS+3P

式中L—高强螺栓的长度;

L''—连接板层总厚度;

△L—附加长度,即紧固长度加长值;

M—高强螺母公称厚度;

N—垫圈个数,扭剪型高强螺栓为1,高强大六角头螺栓为2

S—高强度垫圈公称厚度

P—螺纹的螺距。

高强螺栓的紧固长度加长值=螺栓长度-板层厚度。一般按连接板厚加表L的加

长值,并取5mm的整倍数。

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应按出厂批复验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每批复验8套,8套扭矩系数的平均值应在0.110~0.150范围之内,其标准偏差应小于或等于0.010。其扭矩系数复检方法按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试验后应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螺栓的安装。

高强度螺栓的施工扭矩按下式计算确定:

Tc=1.05k·Pc·d

Tc—施工扭矩(N·m);

k—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扭矩系数的平均值;

Pc—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kN),见表1;

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mm);

表1 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Pc (kN)

高强度螺栓施工前所用的扭矩扳手,在使用前必须校正,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5% ,合格后方准使用。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扭矩误差不得大于±3%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扭矩系数

扭矩系数是高强度螺栓连接中,施加于螺母上的紧固扭矩与其在螺栓导入的轴向预拉力(紧固轴力)之间的比例系数。

扭矩系数,是一个总的概念,不同的物体有着不同的扭矩系数,举个例子,螺栓的扭矩系数K宏观上直接反映螺栓拧紧过程中的扭矩与轴力之间的系数,它不仅取决于摩擦面的摩擦系数,还取决于螺纹连接副的几何状况。对特定的理想的螺纹连接副而言,当摩擦系数确定后,扭矩系数也就确定了,但实际的螺纹连接不可避免地存在制造误差,有时甚至存在螺纹有碰伤、锈蚀等缺陷,此时,即使一批螺栓连接副的摩擦系数保持恒定,其扭矩系数也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散差。而并非与摩擦相对应的某一常数。在极端情况下,当发生干涉时,尽管拧紧扭矩足够大,螺栓轴力可能很小。通常情况下,根据螺纹连接方式、表面摩擦条件以及螺纹制造质量的不同,K值在0.100----0.450范围内变化。扭矩与螺栓预拉力存在着以下关系:M=KNd。必须给出准确的扭矩系数K值,才能确定施工扭矩M值,进而才能保证螺栓准确地达到设计预拉力N值。

高强螺栓扭矩系数的常规值是0.11~0.15,扭剪型高强螺栓按0.13。

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是一个从0.11~0.15的范围,标准同时规定,扭矩系数的标准差不得大于0.01。

扭距系数:式(1-1): K = T/(P·d) 式中:

K—扭距系数 T—施拧扭距N·M d—螺栓的螺纹规格mm P—螺栓的轴力 式(1-2) 标准偏差: δ = (X旦梗测妓爻幻诧潍超璃i- X)2 n-1

式中: δ— 标准偏差 X— 扭距系数平均值 Xi-- 扭距系数实测值 n— 实测套数

但是,由于接触面的状态不一,摩擦力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按照标准未必能够得到设计的轴力。严谨的场合需要试验等手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48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