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

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第1张

三国谋士排名前30名如下:

1、曹家: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辛毗、杨阜、桓范、司马懿。

2、孙家:张昭、鲁肃、张纮、顾雍、诸葛瑾、步骘、阚泽。

3、刘家: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马良、李恢。

4、袁绍: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许攸、郭图。

5、刘表:蒯越。

6、吕布:陈宫、陈登。

7、张鲁:阎圃。

8、刘璋:张松。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208年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三国正史最强谋士排名榜如下:

1、司马懿

司马懿是曹操的谋士,但是一开始司马懿并不想为曹操所用,是曹操硬抓来的。后来在曹操抵抗北伐中出了不少的谋策,是曹操的大功臣。曹操深知司马懿足智多谋,是个有野心的人,临死前还交代曹丕要小心司马懿,但是奈何曹丕不听。司马懿在七十多岁还能起兵造反,为创造西晋王朝垫下了基础。

2、荀彧

荀彧年轻时就很有才名,预料到自己的老家将会是战争之地,劝父老乡亲离开这是非之地。可是大家对家乡留恋不愿离去,荀彧只好带领自己家人离开。到冀州投奔袁绍,后来他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就又去投奔曹操,在曹操那里得到重用。为曹操举荐了很多的人才,曹操统一北方的战略和军事路线就是荀彧为他制定的。

3、贾诩

贾祤辅佐过的人很多,有曹操,董卓,张绣等人。贾诩在曹操的身边待得最久,帮助曹操打过很多的胜仗,因此深得曹操的信任。在渭南之战时,曹操与韩遂、马超僵持不下。就是贾诩想出离间计,离间韩遂和马超二人,让他们内乱,才一举平定关中。

4、郭嘉

郭嘉十分明智,他能审时度势地选择他的主人,最后选择跟随曹操。当初刘备被吕布打败投奔曹操,在杀不杀刘备的问题上曹操采取了郭嘉的建议。但郭嘉建议曹操软禁刘备,曹操不听。后来刘备趁郭嘉不在的时候,向曹操提出去截袁术,结果乘机跑了,曹操十分后悔不听郭嘉的建议。

5、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琳琅阳都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策划指挥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战役出神入化,深入人心,广为流传。协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建立蜀国,安定南中。

在刘备死后辅佐刘禅,事必躬亲,实行屯田政策,并五次北伐。在三国这六大谋士中诸葛亮可排榜首,当之无愧。

第一名、郭嘉

郭嘉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

第二名、陈宫

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到处画图捉拿。他逃到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手下的人抓住。陈宫认为他是一条汉子,就弃官和他一块逃走。哪知中途曹操多疑,错杀了好人吕伯奢一家,而且还发表了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三名、诸葛亮

诸葛亮,生于公元一八一年,死于公元二三四年。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天下奇才。字孔明,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人,号“卧龙”先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

幼年丧父母,随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被刘备三顾茅芦的诚意感动,出任刘备军师,并帮助刘备占领荆州、益州、汉中,是赤壁大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

第四名、司马懿

司马懿,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五一年,三国时魏国大将。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

第五名、田丰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应其邀请,出任别驾,以图匡救王室之志。后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

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

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第六名、贾诩

贾诩,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文和,武威女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善用计谋,先在郭汜帐中任谋士,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

张绣曾在宛城用他的计策打败了曹操,张绣兵败后他则归降曹操。曹操在官渡战袁绍、潼关破西凉马超、韩遂,都用他的奇计。曹丕称帝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死时七十七岁。

第七名、陆逊

陆逊,生于公元一八三年,死于公元二五四年,吴国着名儒将。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熟知兵法,胸有城府,有雄才大略,人称江南奇才。

吕蒙奇袭荆州之计,便是出自于陆逊。公元二二二年,刘备伐吴,陆逊受命于危难之时,用火烧大败刘备于猇亭,又用计大败曹休,官至丞相。孙权废太子,屡次进京相劝,孙权不听,忧愤而死。

第八名、荀彧

“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三国志。中期曹操几乎言听计从。

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第九名、庞统

庞统,生于公元一七九年,死于公元二一四年,刘备谋士。字士元,襄阳(今湖北省襄樊)人。外号“凤雏”先生,与诸葛亮齐名。

刘备领荆州时,任庞统为耒阳县令,在县官位上不理县事,后经诸葛亮、鲁肃再三推荐,被刘备任为副军师中良将。在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与刘备进取川中时,在卉县(今四川省广汉北)落凤坡被刘璋手下名将张任用伏兵乱箭射死,死后追爵为关内侯。

第十名、徐庶

徐庶,字元直,颍州(今河南许昌)人。天下奇才,早年与诸葛亮,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帮助刘备接连打败了曹操。后曹操的另一谋士程昱用计骗徐庶投靠曹操,徐庶因老母被曹操所骗自杀,而痛恨曹操,终生没有为曹操设一条计策。徐庶临别刘备时,推荐了诸葛亮。

三国为期不长,但其头绪之纷繁,态势之复杂,人才之杰出,几乎空前绝后无与伦比。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削平群雄三分天下,当然有赖于他们的自身素质。其中,收揽人才,善用谋士,可以说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46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