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穿越苏联的小说

求一本穿越苏联的小说,第1张

重生苏联小说:

奋 斗 在 红 色 帝 国

重 生之苏联崛起

红 场 枭 雄

决战1 9 8 4

苏俄再起

重生之小国崛起

帝国的重生

欧洲之主

重生苏联之官 路 烟 尘

重生苏联

德意志的荣耀:

德意志的荣耀——骑士铁十字勋章。军品收藏爱好者季明为了能得到这个荣耀而被人丢到了1932年。他能够逃脱命运的轮回,能够找到属于他的荣耀么?

帝国在前进:

德国的军队堪称是二战时期最强大的军队,当德国军人高喊着德意志高

于一切的时候,当他们在战斗时高呼着就算我们全部死亡德意志依然存在

而冲向敌人的时候,我个人对他们有着由衷的敬佩,他们有着当时最有素

质的军队,他们顽强的和敌人战斗,但是他们还是失败了,当一个21世纪

的中国青年转生到了一名容克地主家庭的时候,这一切会改变吗?请看帝国在前进

烈火重生之第三帝国:

一个21世纪的军事爱好者-武军,意外丧生后穿越到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附身于一个叫林格的狱卒身上,监狱里正关押着一个叫希特勒的囚犯,历史从此拐了个弯。

武修在第三帝国:

按照班超的说法:

二战就是德国军队用一顿早餐的功夫征服了丹麦;

5天之内荡平荷兰;

18天干掉波兰;

18天也消灭了比利时;

六个星期让高卢雄鸡变成高卢母鸡;

三年的时间把那个红色联盟赶到了西伯利亚做野人;

四年的时间把日不落帝国变成了夕阳红帝国;

还顺带着给赶来捡便宜的新大陆花花公子们两个耳光然后一脚踢回家;

最后给那个传说中的大日本帝国蝗军带去了核平。

1916新德意志:

一战德国战败。

英国人挥起了警棍,法国人拿起了掌勺,意大利人念起了圣经,瑞士人翻起了账册,俄罗斯人闹起了革命,美国人搞起了称霸,中国人挺起了脊梁,德国人当起了小弟。

但总有一部分人,他们不计生死,只为了这个国家而战斗!而宵丁克就是其中一员,他坚信,世界的格局会按照他的意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时候,

英国人念起了圣经,法国人当起了小弟,意大利人闹起了革命,瑞士人挺起了脊梁,俄罗斯人拿起了掌勺,美国人翻起了账册,中国人挥起了警棍,德国人搞起了称霸。

龙腾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的荣耀赐予光荣,盘踞东方的潜龙飞舞九天。

这里没有高尚,有的只是信念!

这里没有卑鄙,有的只是手段!

党卫队队长,苏维埃信徒,关东军友人,割据军阀,工业巨头。。。身份孰真孰假?

莫斯科、柏林、东京,谁又为谁嫁衣?

看得懂的不必骄傲,因为这本是人生;

看不懂的不必沮丧,因为这本是幻影。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 :

这个时代,军人们的奋战给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无数的热血与荣誉铸就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这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强汉!

……

如果你喜欢热血沸腾的架空历史,那么此书或许适合你!

如果你想看看我们的先辈的风俗、节日、日常生活,还在等待什么?

如果你是大汉民族至上,那么此书您必读!

血色德意志 :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肩上的缘故.

穿越文,平凡的主角,没什么超能力。只是站在了历史的肩上而已。

没有YY,只比历史提前点。没有种马,一个都伺候不过来。

想写点真实的东西,朋友说太平庸,没噱头,不够刺激,弄上百八十个原子弹搞定全世界多好啊。

如果你和他一样,就不要点了。浪费你的时间。

第三帝国之普鲁士雄鹰:

最尊敬的俾斯麦将军您好:

昨日我们收到了服役在MLKT的父亲和大哥的东线阵亡通知,我们在悲伤的同时却感到很光荣,因为他们死在了保卫祖国的最前线。这一点我确信,因为只要有MLKT的地方那里就是前线的。

一个15岁的孩子。

最让人尊敬的MLKT的战士:

当别人都在哭泣的时候,只有我们不会去擦眼泪;当别人都在后退的时候,只有我们不会移动半步;当别人都在惧怕的颤抖的时候,只有我们迎面向前!

因为我们是普鲁士的雄鹰!因为我们祖国的军人!

东部防线代理最高指挥官v.Bismarck

想象中的历史没有绝对,只有可能。

当可能发生的时候,不要问为什么,而要问该怎么办!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一个中国留学生因为一起奇怪的飞行事故在欧洲丧身,也因为那件事故使他接下了一个奇怪的任务.复活的他被卷入了二战的硝烟之中.这里讲述的就是他如何为了生存和理想在那个世界战斗的故事

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1939年12月13日,蒙特维迪约,负伤自沉;

“俾斯麦”号,1941年5月27日,布勒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战沉;

“沙恩霍斯特”号,1943年12月26日,挪威北角海域,战沉;

“提尔皮茨”号,1944年11月12日,特罗姆塞港林根峡湾,被英军高脚柜炸弹击中后倾覆;

“格奈森瑙”号,1945年3月23日,格丁尼亚港,自沉;

“舍尔海军上将”号,1945年4月9日,基尔港,英军空袭中沉没;

“吕佐夫”号,1945年5月4日,施韦因蒙德近岸,自沉;

战争结束之时,仅有“欧根亲王”号落寞的停靠在哥本哈根的码头旁。

一个年轻的穿越者试图改变这一切,岂知他前方的道路充满了各种艰难险阻……

***********

正视历史,以史为鉴!

改写之 1941

开门见山,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正式开始!希特勒正式转向苏联,战争的整个局面也就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这恰好比1812年拿破仑侵俄纪念日要早一天,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 拿破仑在年底之前就被迫从俄罗斯撤退,而俄罗斯人在其侵入后次年4月就进入了拿氏的首都(巴黎)。希特勒却使苏联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并不彻底)。

正像希特勒过去说发动的一切侵入作战一样,所有一切的问题都是决定在机械化兵力之上,尽管他们在兵力总数中仅占一个极小的比例。在德国和其附庸所能动员的兵力总数中, 19个装甲师仅为1/10而已。在其余的庞大兵力中又只有14个摩托化师可以在行动中赶得上装甲矛头。 在这次攻势中德国装甲实力共为坦克3350辆,比他们在西欧发动侵入时只多了800辆。(但是苏联人却宣称他们在8月间已经击毁德军坦克8000辆。)依照1941年7月30日斯大林致罗斯福的电文,苏联坦克的总数为24000辆,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在苏联西部地区。6月22日(星期天)的清晨,300万德军分成三道平行的洪流,从波罗的海与喀尔巴阡山脉之间,像潮水般涌入苏联的国境内。以古德里安为首的坦克专家们主张装甲兵团应以最高速度,长驱直入,达到最大深度————这也就是在法国所曾经用过的老办法,并且已经证明出来那是具有决定性的。古德里安认为他和霍特的两个装甲兵团应一直朝着莫斯科方向冲去,中途不应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并且至少要达到聂伯河之线才可以向内旋转。他们达到那一线的时间愈早,则红军的抵抗趋于全面崩溃的可能性也就愈大(那是和法国人一样的),照古德里安的想法,在两支装甲突击兵力之间的空间内,保卫红军的任务应留给步兵军去执行装甲兵团在一直向前奔驰之际,最多只能允许相当小型的支队向内旋回以来协助他们。 希特勒终于下定决心,豁出一切采取了海因茨•古德里安等坦克装甲的建议,也就是把所有的装甲师摆到最前头,直接全速进攻莫斯科;至此,苏联的命运也就在希特勒的决心中开始了覆灭!

前头提到1941年6月22日,“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德军21个装甲师3550辆坦克开拔,全速逼近莫斯科,截至6月24日,就在进攻发起后的第60个小时,古德里安的第17装甲师已经行程160公里,2天后的6月26日下午第17装甲师的先头部队进入明斯克,与霍斯的第3装甲集群先头部队会合,后者也在过去4天内350公里,然而德军遭遇了一个难题,艰难跋涉的步兵部队被装甲部队远远地甩到了后面。此外,另一个问题就是后勤补给。在行动中的50万辆卡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1940年从法国战场上缴获的,原计划用来向前线运送补给和人员。但是,其中的许多车辆无法在地形崎岖的地带进行载重运输,零部件也很缺乏。更加糟糕的是,由于这些车辆几乎走遍了半个欧洲,它们的有效行车里程数差不多也到头了。这样的话,就得看德军能否在这些车辆完全报废之前攻下莫斯科了!

古德里安和霍斯带领装甲部队继续快速推进,朝着唯一的目标——莫斯科全速前进!在他们的后方,150个步兵师也在全力前进将装甲部队分割的苏军逐个歼灭,其中的60个师也朝着莫斯科挺进,90个师保护两翼,莫斯科已近在咫尺了!

一路上,德军不断歼灭红军,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等这些国家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德国这一边,因为苏联的强制占领它们而引发它们的仇恨,这时可以有机会发泄了!

6月底~9月中,在基辅包围战中,德军一举歼灭了60万人,俘虏50万红军!这是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但是古德里安和克莱斯特已经离莫斯科只有50公里了,胜利近在眼前,但是这两位将军不得不停下,因为步兵师离他们太远,必须等一等,可时间不多了!9月20日,包克的中央集团军到达古德里安的位置时,古德里安就迫不及待的向莫斯科开进了,但是就在离莫斯科20公里的地方,他们遭到了苏军的顽强抵抗,接着红军就发动了一个大规模的反击,那是由朱可夫(Zhukov)所准备和指导的。它们逐退了筋疲力尽的德军,威胁他们的侧翼,并造成了紧急的情况。自将官以下,侵入者的内心里都充满了拿破仑从莫斯科退出的恐怖幻觉。在这个紧要关头上,希特勒毅然禁止任何撤退(除了最短距离的局部性调整以外),在此种情况之下,他的决定是正确的。虽然由于他的决定,德军停留面对着莫斯科的前进阵地中,将要遭受的痛苦真是难以形容——因为它们缺乏俄罗斯冬季战役中所必需的一切被服和装备——但是假使它们一旦开始发动全面的撤退,结果就会很容易变成恐怖的溃散。

这个时候,希特勒决定坚守,绝不后退,他觉得不能给莫斯科喘息的机会,他也命令军需部尽一切可能把冬季战役的必需品 运往前线,他知道,只要等到1942年春天之后,莫斯科就是他的了!他对古德里安的关于T-34和KV-1型坦克对德国产生了明显的压力的报告也早在1941年5月26日就作出决定——他下令保时捷(Porsche)和亨舍尔(Henschel)生产装备88毫米(3.5英寸)口径L/56火炮重量为45.7公吨(45吨)的原型坦克(这就是PzKpfWVI“虎”重型坦克),还有在1941年11月末,豹式坦克委员会委托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和奥格斯堡—纽伦堡(MAN)机械厂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该坦克重约30吨,初步命名VK30.02。试验车将安装由莱茵金属公司(Rhe—inmdtall)设计的装备7.5cm L/70长身管火炮的炮塔(PzKpfWV“黑豹”中型坦克)。

1942年5月,德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仍然守在莫斯科以西70公里处,这时,上述两型坦克也已装备部队,虽数量不多(两型坦克共500辆),但考虑苏联的境遇更加恶劣,所以这两型坦克的到来还是很及时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31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