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和蜗牛有什么区别 教你正确区分两者

蛞蝓和蜗牛有什么区别 教你正确区分两者,第1张

1、类别不同:虽然两种动物的外形比较相似,但是他们却是属于不同的科。蜗牛是典型的属于蜗牛科,鼻涕虫则是属于蛞蝓科,但是它们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都是属于腹足纲动物,而且鼻涕虫看起来也像是去了壳的蜗牛一般,常常被称为蛞蝓。

2、外形不同:鼻涕虫的身体是非常柔软的,背上有一个外套膜,一般是黄褐色或红褐色,也会有一些暗纹或者是斑点之类的,而且它的头部有两对触角,身体一般喜欢分泌出一些粘液,在爬行的时候也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

3、体长黄蛞蝓大约是在12厘米左右,喜欢生活在一些阴暗潮湿的地方,白天的时候不出来,而晚上喜欢活动,特别是雨天的时候,活动非常频繁。

4、蜗牛不是单纯的一种生物,它分为了水生和陆生,而平常所指的基本上是陆生类的,它还包含了很多不同的科目,蜗牛的形体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但是蜗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

第一:蛞蝓和蜗牛都属于软体动物,它们是近亲的关系;

第二:都属于害虫,并且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同之处。

第三:它们都是有着4只触角的;

第四:身体上面也有粘液,喜欢吃一些叶子,也喜欢比较潮湿的环境。

生长环境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

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但是各种蜗牛各不相同。

蜗牛和蛞蝓均属于软体动物

腹足纲

柄眼目,某种意义上是“亲戚”,但科的分类上有不同,前者归为蜗牛科;后者则为蛞蝓科;而蛞蝓科又分有许多种类的动物,野蛞蝓就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海蛞蝓等

◆野蛞蝓

[中文名]

野蛞蝓

[别名]

鼻涕虫

[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

]

腹足纲,柄眼目

[

]

蛞蝓科

[特征描述]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地理分布]

中国各地

◆蛞蝓

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

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称水蜒蚰。俗称

鼻涕虫或黏黏虫。

形态特征

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蜗牛

介绍Title

蜗牛

【分类地位】属软体动物,分类上归腹足纲、柄眼目、蜗牛科。

1、外形特征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已独特的外形。

2、蜗牛的食性

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各种青草青棵饲料、多汁饲料、糠皮类饲料、饼粨类饲料均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28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7
下一篇 2023-02-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