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学大寨在什么地方

农业学大寨在什么地方,第1张

大寨镇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中部,距县城12公里。

总面积185.31平方公里,总人口32699人,6.8万亩耕地,以种植传统作物小麦,玉米,花生为主。 该乡种桑面积3000亩,产值达1000多万元,农民靠此项产业的年收入亩均增加1500元,2001年被评为“植桑养蚕特色乡镇”,2002年大寨镇立足实际,统筹安排,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通过努力,种植蚕桑面积突破5000亩。

拓展资料:

农业学大寨是继学雷锋运动和工业学大庆之后,中共宣传部门树立的又一典型,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是只知奉献,不求回报,一心一意忠于毛主席的形象代言;而在后来的宣传语境中,大寨的事迹同样也能切合各种需要。

                          大寨.大寨

  “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是八十年代,许多建筑的外墙上都有这样的标语,当时我们还小读小学,不懂大寨是什么?大庆又是什么?

  后来随着年龄的不断的增长,读书的不断的深入,哦,这是两个地名。大寨在太行山腹地,虎头山脚下,这里平均海拔1千米,平均气温是9.4度,无霜期145天,平均降雨550mm,大寨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改造土地的先进的典型。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赛的号召,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起登上了历史舞台,大寨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与肯定。于是乎我就想了解,那令人神往的大寨、还有如雷贯耳的陈永贵、郭凤莲、虎头山究竟在哪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念念叨叨了几十年,由于工作的繁忙,几次走天黎高速(山西境内东纵高速,天镇到黎城),路过山西晋中昔阳县,由于时间的匆忙等原因,没有去成大寨。2021年的9月3日,我和友人一同去河北石家庄,去送孩子读书,在返程的过程。我们终于下定决心,一定要去一下这个魂牵梦绕的地方,车子从京昆高速(太旧高速),转到天黎高速,时间不长就到了昔阳县境,大寨的紫色的旅游牌子在高速上非常的显眼,拐进昔阳县城,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我们跟着导航,一直向东南开去,十几公里的样子,我们就到了大寨镇,刚拐了一个弯,远远的就看到了鲜红的“大寨”两个大字高高矗立在村大门顶上,此时我们心情无比的激动。顺着山势往上走,我们首先来到了大寨奇石博物馆,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形状奇特的石头,石灰岩、花岗岩、由于地质的作用,形状千奇百怪、各式各样,据说这些石头大多数是从山里地里边捡回来的。此外,还有根雕,奇石博物馆的外边有个巨大的水池,据说当年为了抗旱,村民们集体修建了这个水池。沿着山势往上走,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头山,这里有叶剑英同志的题词,站在虎头山上可以俯瞰整个大寨全貌,远处的砖砌的窑洞排列的整整齐齐,也是大寨的典型标志,虎头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当年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许多同志都登上过虎头山,从山上沿着台阶往下走,那就是著名的大寨博物馆,院子里边有陈永贵同志的石像,大寨博物馆里边,陈列着许多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物品,有实物农具、图片、也有各国的领导人来参观的影像资料,让我们可以回味上个世纪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岁月。

  大寨对于一个70后来说并不陌生,可以说六七十年代是大寨最红的年代,大寨人在陈永贵同志的带领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无数次的战胜自然灾害改造梯田,不要国家提供一分钱的支持,通过几年的努力创造出粮食连年丰收,解决了自己的温饱,还向国家交公粮。大寨的精神就是“不怕困难、艰苦奋斗、自立更生、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曾经一时沉沦甚至销声匿迹,人们不想谈起他。但是进入新世纪,大寨人在支部书记郭凤莲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改革开放、创业创新的道路,六七十年代里被称为“铁姑娘”的郭凤莲和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闻名全国之后,郭凤莲与大寨的命运经历了历史的沉浮,时代在发展,大寨人的生活水平,村容村貌也持续的在发生着变化。那么不变的会是什么呢?不变的是艰苦奋斗精神,大寨人现在的衣食住行环境是非常美丽,生活也非常富裕。从24岁开始,郭凤莲就当选了全国人大代表,如今的74岁的他已经是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说因为自己一直在农村,所以只要有场合他就要为农民讲话,她创办了一系列的工厂,大寨羊毛衫厂闻名遐迩,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寨的旅游业方兴未艾已经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地区。

  今天在新世纪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开拓创新克难奋进的精神武器,和永不停息、拼搏进取的内在动力,使我们在改革发展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跨步前行。

                    2022年3月26日星期六

农业学大寨是1964年开始的一个政治口号,在中国的近代有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后来的大寨,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大队,要读懂大寨,就得读懂陈永贵。

在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上,陈永贵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无法抹去的人物。按《「文盲宰相」陈永贵》一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九八年三月出版)的作者、新华社资深记者冯东书的说法,陈永贵是「当代世界上唯一是半文盲的国家副总理」,是「世界上唯一从最高层到最低层都有领导职务」的官员,是除过周恩来以外「全国没有哪个敢公开批评的人」……陈永贵所领导的大寨村,尽管不过区区数百人,却是「世界上唯一什麼经验都出的地方」,是「世界上被宣传得最多的山村」,但同时也是「全国最封闭的村」,是「一个没有(说话和)不说话自由的地方」。

当然,必须承认,早期的陈永贵以及他所领导的大寨,确实还是一个干出来的先进典型。但陈永贵以及大寨的不幸在於他们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地被毛泽东所知道、所欣赏,而且很快被他当成实现自己空想社会主义梦想的一件工具。毛泽东从来不曾去过大寨,说他并不真正、全面地了解大寨大概是公允之论。毛泽东对大寨的推崇在我看来并不是立足於经过调查研究以后所做出的科学结论之上,而是在他急於为推行自己的「左」的主张寻找一个样板时,从下边干部的汇报中了解到大寨那一套「政治挂帅,差别不大的劳动记工和分配方法」,感到和自己的想法十分?合——这些有著明显「左」的色彩的东西,才是沟通并且密切了毛泽东和大寨关系的媒介,也是陈永贵发迹的基石。这是发生在一九六四年的事,时值「文革」前夕,「左」的那一套已经甚嚣尘上。於是,从此以后,大寨就不再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应有规律,而是按照政治家的某种需要(并且是错误的需要)不断地被加工改造、被大树特树,它原有的不少好东西被逐渐改造掉了,而一些「左」的东西却被发挥到极致并强令全国效法,大寨作为极「左」年代里一个出类拔萃的极「左」典型的悲剧命运,也就因此而铸定。

具体说到陈永贵,另一本书《思痛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中,著名作家韦君宜曾这样评价他:「陈永贵原来大概是一个很好的朴素的农民,诚恳地想做好工作的农村干部,但他并不是一个农业科学家,不是一个宣传家,更不是一个政治家。硬要他去当这种角色,结果就演出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滑稽剧。至於对他本人,则简直造成了一场悲剧。」这一段话,我以为从整体精神上来理解大体还是不错的。但我想强调指出的是,陈永贵也绝不是那种朴实、忠厚、勤劳到只知道埋头苦干,鲜会投机取巧的老实疙瘩农民。在陈永贵身上,精明、活络的性格特点十分突出。他是那种能上得了台面的农村中的能人、强人,因此也就具备了当宣传家和政治家的素质和才能;只不过这种素质和才能后来被用於推行极「左」的东西,这才铸成大错。据《「文盲宰相」陈永贵》一书披露,抗日战争时期,陈永贵曾参加过日本人搞的「新亚会」,担任过村里的伪「代表」——这是一种既要支应八路军,又要应付日本人的两面角色,陈永贵能担此重任,「公关」能力自非一般。无独有偶,在我看的又一本书里,写到一位也是全国有名的农业劳动模范并在后来步入政坛的人物时,披露出他在新中国诞生之初(或前夕,记不清了)曾私刻公章,冒充省公安特务大队长,吓唬群众、欺压良民的旧事。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思考,你也许就会承认,一味埋头苦干的那种老实人也许能够当上劳模,但却很难进一步在政坛上有所作为(像山西的李顺达便是如此,此人的浮沉经历在《「文盲宰相」陈永贵》一书中亦有记述)。传统文化积淀的影响加之现行体制的某些弊端,还有官场这个特殊行业对从业者在素质、才能上的某些特殊要求,使得那些由劳模进而叱�政坛的人物,必须在能干、苦干以外十分精明,相当活络,甚至还须有一些「痞子」气、「江湖」气。并且,又岂止在农村是这样!

让我们继续来说陈永贵。《「文盲宰相」陈永贵》一书对他一生功过是非的记述判定,我以为大体是公正的。陈永贵原来是个老农民,他在山西那个山沟沟里,算是一个精明人,但总的说来仍不失农民的朴实。然而自从成为被政治利用的工具以后,特别是在那场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文革」期间,陈永贵的学「坏」,就是在所难免的了。要知道从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的「文化大革命」,是被称作培养政客、培养两面派的大学校的。原来挺纯洁的青年,经过「文革」的折腾、训练,学会了造谣、骗人,学会了玩弄权术,学会了诡辩,学会了心狠手辣地害人,学会了争权夺利。有人总结,解放前,中国有旧道德,解放后经过继承和改造,中国有新道德,「文革」来了,把旧道德、新道德统统当成封、资、修的「四旧」打倒,「文革」中就成了没道德。《「文盲宰相」陈永贵》一书中有小标题为「『文革』是一所坏学校」的一节文字,作者在这一节里慨叹道:「『文革』翻来覆去的尔虞我诈,可把陈永贵培养『好』了。」读书至此,我感到了作者心情的沉痛,而我心里,也被沉重所充满。

《「文盲宰相」陈永贵》一书的「余声」部分,有一节文字的小标题是「陈永贵和李自成」。这一节文字不长,不过两千言,却深刻地揭示出一个真理:用传统的农民意识来领导农民运动,实难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的农民意识是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一种社会基础(不信请遍查中国历史,看有哪一个农民起义领袖不想当皇帝)。中国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至今不能彻底完成,主要原因我看倒不是在於少数人有「帝王思想」,而在於传统的农民意识对「皇帝」(当然是好「皇帝」)的渴盼和认同。「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对於急需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来说,毛泽东的这一句话倒是切中了要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13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