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哪三大

三大战役是哪三大,第1张

相信很多朋友在历史书都看很多战争历史,但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三大战役是比较出名的,三大战役是哪三大?

1、 三大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2、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号开始,于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发生在东边地区。人民解放军由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负责,国民党军队的前线指挥将领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

3、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始,于1949年1月10日结束,这场战争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由华东野战军饶漱石、陈毅、粟裕和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等人负责,国民党军队负责人为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杜聿明等。

4、 平津战役从1948年11月29日开始,于1949年1月31日结束,发生在北平、天津一带。解放军由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和华北野战军聂荣臻负责,国民党军队由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领导。

这三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性的决战,三大战役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对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消除,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1、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2、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平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

3、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扩展资料

三大战役胜利原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毛泽东针对三大战役各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战略方针。

在东北战场上,针对敌人兵力部署在锦州、沈阳、长春三点一线的态势和撤退东北的企图,毛泽东制定了“关门打狗”的战略方针,要求人民解放军“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并把首先夺取锦州切断北宁线作为“关门”的关键。

10月5日,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全歼守敌10万余人,完全封闭了东北之敌陆上的逃路,“关门打狗”之势形成,敌人遂成瓮中之鳖。

在淮海战场上,针对敌人在以徐州为中心点的“一点两线(陇海线、津浦线)”,企图以此来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而且万不得巳时撒到淮南与南线敌人汇合以确保南京、上海的兵力部署,毛泽东提出了“截断宿蚌路,歼敌于淮河长江以北”的战略方针,对敌人进行“中间突破”加以各个就地歼灭。

人民解放军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淮海战役,15日攻占宿县切断了徐蚌路,20日攻占碾庄全歼黄百韬兵团实现了“中间突破”的预期目标:随后,又歼灭了黄维、杜聿明集团.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彻底胜利.

平津战场上,傅作义集团在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的铁路线上摆起了一字长蛇阵,并企图在溃败时从海上南逃或向西逃窜。为了就地歼敌不让其逃走,毛泽东制定了先切断敌人东洒两头退路然后再逐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方针。

早在辽沈战役尚未结束,平津战役还未打响的1948年11月20日,毛泽东即指示东北野战军“先以四个纵队夜行晓宿秘密人关,执行隔断平津的任务”。

并建议在曲阳的人民解放军两个纵队“配合杨成武、詹大南包围张家口”,以切断华北之敌的东、西退路。26日,毛泽东制定了《东北大军人关后的作战计划》,再次强调了包围张家口和切断平、津联系的战略意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战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08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