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种类大全

螳螂种类大全,第1张

螳螂种类大全如下:

魔花螳螂、南大刀螂、北大刀螂、广斧刀螂、中华大刀螂、欧洲刀螂、兰花螳螂。

绿斑小刀螂、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刺花螳螂、绿静螳。

金属螳螂、小提琴螳螂、黄花螳、盾螳。

螳螂简介:

螳螂目(Mantodea)的昆虫统称螳螂。螳螂属肉食性昆虫,成虫与幼虫均为捕食性,以其它昆虫及小动物为食,是著名的农林业益虫。螳螂产的卵有卵鞘包围,卵鞘称螵蛸。世界已知2200多种,中国已记载8科19亚科47属112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部分地区。

螳螂的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末端各有一个钩子,用来钩住猎物。头呈三角形,能灵活转动复眼突出,大而明亮,单眼3个;触角细长,颈可自由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

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前足捕捉足,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渐变态。

1、有螳螂147个品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非洲绿巨螳、广斧螳螂、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兰花螳螂、刺花螳螂、魔花螳螂、小提琴螳螂、枯叶螳螂、金属螳螂等。

2、螳螂属于肉食性昆虫,它是昆虫里面体型偏大的,身体长55-105mm,长的可长到145mm,身体长形,绿色、褐色或具有花斑。

中华大刀螳:头呈三角形,复眼突出,体型大,足细长。 棕静螳:主要栖息在近地面的草丛中。 薄翅螳螂:雌虫体长57-60毫米,颜色为淡绿色或淡褐色。 兰花螳螂:原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 刺花螳螂:全身布满荆棘。

螳螂的品种

1、中华大刀螳

中华大刀螳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对环境的适应力强,早在1896年就随同苗木一起引入到美国等地,其头呈三角形,复眼突出,体型大,足细长,全身颜色为暗褐色或绿色。

2、棕静螳

棕静螳又名棕污斑螳,体型中等,长度为45-60毫米,身体细瘦,性格与其它螳螂相比,较为胆小,主要栖息在近地面的草丛中,捕食负蝗等害虫,是观赏植物的害虫的天敌。

3、薄翅螳螂

薄翅螳螂雌虫体长57-60毫米,颜色为淡绿色或淡褐色,前足基节内面基部有1长形黑色斑,雄虫体长47-56毫米,前翅薄而透明,常见的地区有新疆、广东、湖北、山西等。

4、 兰花 螳螂

兰花螳螂原产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热带雨林区,初生幼体颜色呈红黑两种颜色,在第一次蜕变后,转变为白色和粉红色相见的兰花体色,成虫后,粉红色消失,出现棕色的色斑,身体颜色从乳白色变为浅黄色。

5、刺花螳螂

刺花螳螂因为全身布满荆棘而得名,产自于非洲东部至南部诸国,习性与兰花螳螂相似,都属于昼行性的树栖昆虫,初生幼体全身黝黑,第1次蜕皮后,会呈现会白绿红三色相间的正常体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700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