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是什么?,第1张

中心论点

本文针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悲观论调,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义正辞严地摆事实,最后尖锐指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从而作出总结中国人并没有失去自信力。

文章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

通过揭示对方的谬误,进行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从而作出结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并没有失去自信力。

第一部分(1~2段):揭示对方谬误。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段):直接反驳。驳敌方论证。说明敌方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

第三部分(6~8段):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揭示敌论点虚假。

第四部分(9段):作出结论。直接驳论点揭示对方论点以偏概全,以表面概实质。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中心论点就是高度概括全文的j简单明了的一句话. 下文全部都是围绕这一句话而展开的论证和论据来证明作者的观点 . 用于议论文中,相当于记叙文中的中心句.表达整个文章的思路. 怎么找中心论点? 在议论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实论点的根据,在逻辑学上,它是用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的那些判断.在证明中,它担负着回答“为什么”的任务.

1.首先要明白论点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对所论述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文章的核心观点。

2.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作者想要表达和证明的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不要抛弃学问》等。中心论点的位置一般是在文章的开头或是结尾,有些文章可能会在中间。通常的议论文,一般是采用开篇立论的手法。

3.如果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会分几个分论点来从不同方面来证明。要想确认一个观点是不是中心论点,要看它是不是文章中大多论据所要证明的对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88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