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包青天2中三廉王的身世背景是什么?

少年包青天2中三廉王的身世背景是什么?,第1张

三廉王是虚构人物,和八贤王一样,但是后者经过岁月洗礼变成了众所周知的存在而已,而三廉王只是少年包青天里加上的,其剧中经历编剧略微模仿借鉴过宋史中的赵元佐,赵元佐是宋真宗赵恒的同母兄,不过“权倾朝野”这个词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的嘛,这位可是个很不错的皇叔,武功很厉害,辽国人都惊艳过,而且非常重视亲情,还是个节俭的人,被弟弟赐过宝带和剑履上殿+诏书不名,虽然没八贤王那些东西来头大,也可以称得上德高望重了。

剧中关于他的细节很少,总结出来只有淡泊名利,生性节俭,弓马娴熟,正直,以及有个女儿,父亲权倾朝野过,有那样的武功只能是接受太祖太宗教育过的宗室成员,然后还要比仁宗大一辈,这样候选者也就那几个而已。

另外说句,八贤王被称作八贤王不是因为他行八,是领八个王爷的薪水或者有八种值得学习的品格之类的,这样三廉王也就不一定就是行三了。

《少年包青天》里的八贤王名叫赵德芳,而三廉王是《少年包青天2》里的虚构角色,剧中没有说明名字。

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赵德芳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出现于杨家将、包青天、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扩展资料:

赵德芳人物经历:

秦康惠王赵德芳,开宝九年出阁,授贵州防御使。太平兴国元年,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

元末脱脱、阿鲁图等修撰的《宋史》说太祖驾崩时,宋皇后(952年-995年)急令内侍王继恩召太子秦王德芳入宫,王继恩却拿着遗诏去找晋王赵光义。后来赵光义继位,即宋太宗。因为宋太宗以弟之身分即位,世人普遍流传著“烛影斧声”疑案,认为宋太宗是谋杀太祖而篡位。

太宗继位后赵德芳被封为兴元尹。979年(太平兴国四年),赵德芳之兄赵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杀。981年(太平兴国六年)赵德芳病死,年二十三。因为赵德芳兄弟在短时间内连续死亡,许多人怀疑德芳死因不单纯,定与宋太宗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廉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贤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84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