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间距计算公式是什么

日照间距计算公式是什么,第1张

买房的时候,想必不少购房者都未向售楼人员询问楼间距的问题,因为许多购房者认为楼间距指的就是两栋楼之间的距离,其实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楼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通风与采光,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说说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及优势。

一、日照间距计算公式是什么

房屋朝向正南且长边向阳的情况下,正午太阳会照射在后排房屋的底层窗台上,将此类情况作为计算依据,设日照间距为D,前栋房屋檐口到地面的高度为H,后栋房屋窗台到地面的高度为H1,太阳高角度为h,日照间距系数为L,那么日照间距的计算公式为D= L×(H-H1)。

二、楼间距大有什么优势

1、朝向为南的房屋采光比较好,但在楼间距太近的情况下,即便是朝向的房子,也有可能存在采光不足的情况,尤其是一楼住房,到了冬季,有时候大白天都需要将灯打开才能工作,这就是楼间距太近造成的影响。

2、一个房子居住的舒适感如何,不仅与日照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还与通风性能有关,如果楼间距太近的话,后楼的通风会被前楼遮挡,使房屋的通风性能受到一定的影响。

3、隐私保护是许多购房者买房时会考虑到的一个问题,而楼间距太近势必会对房屋的隐私性造成影响,试想一下,你在家中做任何事情,对面的人一抬眼便能看见,这样的房子居住起来肯定不太舒适。

总结:日照间距计算公式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在楼盘出售之前,楼盘的日照间距肯定是通过了当地房产规划局的审批,但若对房屋的采光性要求较高,可以让售房人员出示楼盘的日照分析图,再根据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

国家规定住宅楼最小日照间距是1、5h。即南面楼的北墙到北面楼的南墙的直线距离,称为日照间距。这是基本原则,各地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有一点差别。还有一条,冬至日上午八点,太阳要照到一楼窗台以上。这就是设计住宅楼间距的标准。

具体参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或大寒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扩展资料

计算方法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式中:h—太阳高度角;

H—前幢房屋女儿墙顶面至地面高度;

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根据现行设计规范,一般H1取值为0.9m,H1>0.9m时仍按照0.9m取值)

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即日照系数=D/(H-H1)),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的计算方法:

1、以房屋长边向阳,朝阳向正南,正午太阳照到后排房屋底层窗台为依据来进行计算。由图可知:tanh=(H-H1)/D,由此得日照间距应为:D=(H-H1)/tanh;

2、式中:h—太阳高度角H—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H1—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实际应用中,常将D换算成其与H的比值,即日照间距系数,以便于根据不同建筑高度算出相同地区、相同条件下的建筑日照间距。

说明:

1、日照间距系数表不能用于其它复杂的布置场合,如单幢建筑物纵向长度过长的情况;条式与点式建筑物混合遮蔽的场合;小区中存在着超高建筑物。在建筑小区建筑总平面日照计算中,不能用多个单体建筑物的日照等时线简单线性叠加;

2、居室所需日照时数增加时,其间距就相应加大,或者当建筑朝向不是正南,其间距也有所变化。在坡地上布置房屋,在同样的日照要求下,由于地形坡度和坡向的不同,日照间距也会随之改变。当建筑平行等高线布置,向阳坡地,坡度越陡,日照间距可以越小;反之,越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73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