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哪四种

数据的存储结构包括哪四种,第1张

存储结构有:

1、链接存储:在计算机中用一组任意的存储单元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例:链。

2、顺序存储:在计算机中用一组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依次存储线性表的各个数据元素,称作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例:数组,链。

3、索引存储:除建立存储结点信息外,还建立附加的索引表来标识结点的地址,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项组成。

例:线索树。

4、散列存储:散列存储,又称hash存储,是一种力图将数据元素的存储位置与关键码之间建立确定对应关系的查找技术。

例:栈(既可以通过顺序存储也可以同通过随机存储)。

顺序存储和链接存储的基本原理:

在顺序存储中,每个存储空间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数组下标位置简单计算出来的线性表的顺序存储,若一个元素存储在对应数组中的下标位置为i,则它的前驱元素在对应数组中的下标位置为i-1,它的后继元素在对应数组中的下标位置为i+1。

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结点不仅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而且含有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信息。

在数据的顺序存储中,由于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都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到,所以访问元素的时间都相同。

而在数据的链接存储中,由于每个元素的存储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驱或后继结点中,所以只有当访问到其前驱结点或后继结点后才能够按指针访问到,访问任一元素的时间与该元素结点在链式存储结构中的位置有关。

数据的存储结构指的数据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又称物理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两种: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节省存储空间,因为分配给数据的存储单元全用存放结点的数据(不考虑c/c++语言中数组需指定大小的情况),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

采用这种方法时,可实现对结点的随机存取,即每一个结点对应一个序号,由该序号可以直接计算出来结点的存储地址。但顺序存储方法的主要缺点是不便于修改,对结点的插入、删除运算时,可能要移动一系列的结点。

链式存储结构一般在计算机的硬盘中,文件都是链式存储的。我们知道,多个扇区组成一个簇,簇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而一个文件是存储在多个在空间上也许并不相连的簇中的。这就是链式存储。

但是为了能够读取出这个文件,计算机会在该文件第一部分的尾部写上第二部分所在的簇号。第二部分的尾部又写上第三部分,以此类推,最后一部分写上一段代码,表示这是该文件的最后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高簇号在后。(如代码所示的1234实为簇3412)文件所占簇可认为是随机分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72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