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感光度是什么意思?

单反相机感光度是什么意思?,第1张

1、感光度,原本是指胶片对光线的感应速度,也就是胶片银盐颗粒的化学反应速度,感光度越高,胶片的感光( 银盐颗粒反应 )速度越慢,比如 100° 胶片( 胶卷 )、200° 胶片、400° 胶片等,数字越大感应速度越慢,可以在光线比较差的时候使用。数码时代沿用了感光度的名称;

2、单反相机( 包括其他数码成像设备 )的感光度,则是对电荷信号进行放大的一种程序,这是图像处理器的程序之一,决定对电荷信号放大率。感光度越高,对电荷信号的放大率越高。原理上与胶片的感光速度是两回事;

3、数码成像的质量有关两个方面,一个是像素数量,有关输出画幅或叫放大尺寸;一个是像素质量,有关成像质量。其中决定像素质量的是信噪比;

4、信噪比是指有效信号与无效杂讯之比,决定信噪比的是传感器的制式和 ADC( 模数转换 )技术,在制式和 ADC 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影响信噪比的是像素密度;

5、单反一经设计完成,信噪比就是固定的,电荷信号的有效信号和无效杂讯也都是固定的,电荷信号中还包括了亮度信号等;设置不同的感光度,就是决定对电荷信号不同的放大率;

6、无论高感光度和低感光度,同一设备的像素质量都是一样的。当环境照度不良的情况下,每单个像素( 即光电二极管 )感光层获取的光线差,生成的电荷信号也就很弱甚至很微弱。为了保证电荷信号的有效性,比如达到人眼可视的亮度等,就需要对电荷信号有更大的放大率。电荷信号一经放大,信号中的杂讯也同步被放大,噪点就更加明显。而低感的放大率低,信号中的杂讯不容易被察觉,但杂讯还是这些杂讯,物理上并无改变。同时,感光度越高,放大的信号亮度也高,画面亮度也越高,画面亮度影响光圈和快门的倒易率;

7、一句话言之,数码感光度就是对电荷信号的放大程度。

ISO感光度的意思是衡量底片对于光的灵敏程度,用数字表示对光线的敏感度。

ISO感光度主要通过敏感度测量学及测量数个数值来决定,ISO感光度越高,对光的敏感度越强。因此,高ISO感光度适合拍摄低光和运动物体。但图像可能包含噪声点,并且似乎具有更大的粒度感。

另一方面,低ISO感光度不适合拍摄低光和运动物体,但图像更为细腻。ISO灵敏度和环境温度越高,图像中的噪声点就越多。高温、高ISO感光度或长时间曝光可能导致图像颜色异常。

扩展资料

ISO感光度特点

感光度对摄影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是速度,灵敏度越高,快门速度越快,越容易理解;第二种是图像质量,灵敏度越低,图像质量就越精细,而灵敏度高的图像质量就越嘈杂。

为了适应质量,必须降低灵敏度,以获得最大的质量效果。但是,为了避免长曝光时间引起的噪声,对于主图像效果,必须控制曝光时间。

高ISO感光度可以提高数码相机在黑暗环境中的成像质量,但ISO值越高,对画面质量的影响就越明显,出现的噪点就越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光度

您使用专业模式进行拍摄时,可以自由调节 ISO 感光度、对焦方式等参数。

1.打开相机或进入相机 > 更多 (取决于您的机型),选择专业模式。

2.您可以设置以下参数:

调整测光方式:点击 M,选择测光方式。

调节 ISO 感光度:点击 ISO,滑动 ISO 调节区。

当光线较弱时,可提高 ISO 感光度;当光线充足时,可降低 ISO 感光度,避免画面出现过多噪点。

调节快门速度:点击 S,滑动快门速度调节区。

快门速度会影响相机的进光量,当拍摄静止风景、人像时,可调低快门速度;当拍摄运动风景、人像时,可调高快门速度。

调节曝光补偿值:点击 EV·,滑动 EV 调节区。

当光线较弱时,可以调高 EV 值;当光线较强时,调低 EV 值。

调节对焦:点击 AF·,选择对焦模式。

调节色彩基调:点击 WB·,选择白平衡。

如在日光下,可选择太阳图标;在阴天或阴暗环境下,选择下雨图标。

点击色温图标,可改变色温,让画面呈现较冷或较暖的色调。

调节存储格式:专业模式为您提供了 JPG 和 RAW 两种图像格式。点击取景框顶端的JPG图标,选择不同的存储格式。

RAW 格式的照片保留了更多照片细节,方便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但占用较多存储空间;JPG 格式的照片占用存储空间相对较小,您可根据需要选择。

若选择 RAW 格式,拍照时,手机将自动保存一张普通格式和一张 RAW 格式的照片,RAW 格式的照片保存在图库的 RAW 相册中。

开启自动对焦辅助灯:若要在弱光环境下对焦,点击对焦辅助灯图标,开启自动对焦辅助灯。

3.点击快门拍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61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6
下一篇 2023-02-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