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 打雷的原理是什么?

闪电 打雷的原理是什么?,第1张

打雷的原理:

1、打雷的原理是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是正极,有的是负极。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发出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受热、膨胀。瞬间被加热膨胀的空气会推挤周围的空气,引发出强烈的爆炸式震动,这就是雷声。

2、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了解了这些原因,“冬打雷”就不奇怪了。

据了解,打雷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其原理是下雨时乌云里面带有强烈的电荷,当正荷的雷云与负荷的雷云互相撞击,从而产生放电现象,最终产生闪电和雷声。

打雷是怎么产生的?

众所周知,打雷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不过其中的原理也是很容易理解,就是当下雨的时候,天空中带有正荷的雷云与负荷的雷云直接互相撞击,从而产生闪电和雷声,它们是同时产生的,只不过光速比声速快,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雷雨期间,闪电很有可能会袭击地面,也是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时候。我在这提醒大家,当打雷下雨时,大家尽量呆在家里,关闭电视、电脑等电子设备,尽量远离金属制物体,以免感应电发生意外。

打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打雷的时候通常都是在于下雨天,因为在下雨的过程中天上的云存在,有正极跟负极两种不同的云层,而下雨的时候,这两种云层就会直接碰撞在一起,当两种云层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它就会直接发出闪电,同时在闪电出现的时候,四周就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会让周围的空气直接进行受热膨胀,同时去不断的挤压周围的空气,而这一些通过加热膨胀的空气会直接与周围所挤压变异的空气引发出剧烈的爆炸声,从而就会出现打雷这一种现象。

01

而除了以上这种现象以外,当空气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时,也是容易形成打雷现象的,因为当上方空气不稳定时,就会引发一种强烈的向上对流运动,而这种运动就会直接形成形状高耸的积雨云,在这积雨云之中它的整一片云中就会充满着大量的水气,这些水气会在上下蹦窜的过程中去产生一种静电现象,而这种静电现象会对云的下端直接产生一种名为负电荷的离子,而在我们的地面中,它也是一种负电荷的离子,这时这两种负电荷之间就会相互去进行排斥。

02

并且还会存在一定的电压差,但是两种布电荷之间它会有一种空气来作为它的绝缘体,所以它在形成的过程中是不会存在任何放电的现象,但是若是他们的电压差,迅速的飙升,大到能够冲破空气绝缘体的话,它就会使空气瞬间爆炸,从而产生雷声,而这种现象它是不会出现闪电的闪电,它是通过云层之间的相互摩擦来进行放电,通常是出现在下雨的时间段,所以在白天的过程中,也是会出现打雷等现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49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