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 “深冷处理”是什么意思?

热处理 “深冷处理”是什么意思?,第1张

冷处理是指以液氮为制冷剂,在低于-130℃的温度对工件进行处理的方法。深冷处理能在不降低工件强度与硬度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工件的韧性。深冷处理方法分为液体法和气体法两种。

液体法是将工件直接放入液氮中,处理温度为-150℃,缺点是热冲击大,有时甚至造成工件开裂;气体法是通过液氮的气化潜热和低温氮气吸热制冷,处理温度达-196℃,处理效果较好。

扩展资料

将金属材料降温至-130℃~-196℃,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金属零件进行淬火处理后,其奥氏体在常温下不能完全转变成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在零件的使用过程中,会缓慢的进行马氏体转变,同时伴随着体积的膨胀,这样,就会使零件的尺寸发生变化,影响到零件的正常使用。

低温处理将淬火处理后的金属工件的温度比较迅速的降低至较低温度范围(-70℃~-80℃),以消除金属零件内的残余奥氏体,使零件尺寸稳定性提高,同时提高金属的机械性能的一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轴承,轴类零件、精密配合零件等的后续处理,也是零件缩装的一种很有效办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属深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冷处理

广泛的说,深冷就是指-100℃以下的温度,在工业上可以分为化工行业的气体液化技术,以及材料行业的深冷处理。

达到-100℃以下低温的冷冻技术。实质上就是气体液化的技术。

通常采用机械方法,如用节流膨胀或绝热膨胀等法可得低达-210℃的低温;用绝热退磁法可得1K以下的低温。

设备是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机(或节流阀)。压缩机和膨胀机一般采用往复式或涡轮式。换热器一般采用蛇管式、列管式或板翅式。依靠深度冷冻技术,可研究物质在接近绝对零度时的性质,并可用于气体的液化和气体混合物的分离。

工业上可以得到液态氧、液态天然气等;可以有效地分离空气中的氮、氧、氩、氖、氪,天然气或水煤气中的氢,石油裂化气或裂解气中的甲烷、乙烯、丙烯等。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液化气体等。

金属行业的深冷技术是指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聚物、硬质合金等等材料在深冷温度下保温,使其发生在常温以及热处理过程中不曾发生过的内部结构变化,导致宏观性能的变化。举例来说:模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在深冷处理后强度、韧性都有所提高,而且突破传统的硬度、韧性相矛盾的现象,表现为综合性能的提高。国内对深冷技术研究贡献最大的应该是中科院理化所,从设备、机理、工艺等多个方面对深冷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深冷在刀具、模具、阀门等行业的广泛开展与中科院理化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604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5
下一篇 2023-02-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