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是什么?

舍利是什么?,第1张

舍利是梵语śarīra的音译,是印度人死后身体的总称。在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均称为舍利;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

在印度,人死后的遗体,俗例多用火葬,火葬后的骨灰(舍利),藏在金属的、石质的、陶质的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地面的即称为塔,塔是高显的意思,相当于中国的坟。藏舍利的容器,无论是金属的石质的,有特殊形式,可以供奉在屋里,也称为塔。这种藏舍利的塔,就是中国宝塔的来源。

世界三大舍利:南京宋长干寺、折叠北京八大处灵光寺、法门寺。

1、佛顶骨舍利

佛顶骨舍利(佛顶真骨)指的是释迦牟尼的头顶骨,全世界上仅存一块,是佛教界至高无上的圣物,为一块周长35厘米、直径10厘米、颜色黄黑、有清晰发孔的完整头骨。

2、佛指骨舍利

是释迦摩尼在揭城郊娑罗树下涅槃,其佛指骨舍利有法门寺保存,分别是释迦摩尼的真身舍利“灵骨”一枚,同时出土的还有三枚“影骨”。

3、佛牙舍利

一般指释迦牟尼佛的牙齿舍利,属于佛舍利(牙和指等)之一。据记载,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80岁涅盘时共留下八万余颗舍利,其中的佛牙舍利、佛指舍利最受重视。今日之佛教界,对释迦牟尼荼毗后究竟留下多少颗佛牙舍利,看法不一,一说佛灭度后留下四颗佛牙舍利,另一说佛灭度后留下七颗佛牙舍利。

舍利子意为骨身或遗骨。相传为释迦牟尼佛遗体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泛指佛、高僧的遗骨。舍利可分为骨舍利、发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说是都属于骨舍利。佛教认为,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炼就的,多作坚硬珠状,五彩耀目。

&舍利子&为个人戒定慧修行成就之结晶。也是说明修行者已得成果的见证,可以坚定弟子修行。因此佛徒看到舍利即像看到佛菩萨,顶理参拜,诚心供养。但佛祖涅盘前就告诉弟子,不要理会他的舍利,而要注重&法身舍利&,也就是他的言行身教集成的典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75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4
下一篇 2023-02-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