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是什么意思

太极是什么意思,第1张

太极也叫太初、太一,它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原始而无穷的混沌状态,也是阴阳相合的统一状态。

“太”有“至”的意思,“极”有“极限”的意思。所以,“太极”的意思是:放大可以无限地接近圆周的界限,缩小则可以无限地接近但不等于零。

太极是运动不息的,动则产生阳气,动到一定程度就会相对静止,静止则产生阴气。这样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至无穷。

太极的基本特征

太极无形无体。太极之无,充满着无限生机。无之广大,成千上万个太阳系都可以轻松地容纳其中。

太极阴阳两分而合和。两个元素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须臾不可分离。合则生,散则死。

生生之源。太极的出现,意味着中华民族找到了形而上的造物主——生生之源。

有序运动。绝对之动,相对之静,是太极的运动特征。太极之动,是有序的运动。在有序运动之中,太极及其衍生物保持着整体性与系统性。有序之动,不离时空。

太极在时间上表现为无始无终,在空间上表现为无处不在。眼睛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

1、所谓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2、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就迄今所见文献看,初见于《庄子》:“大道,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后见于《易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相关“太极”的论述而逐渐推演成熟的太极观念,着实吸收了庄子混沌哲学的精华。

同庄子浑沌哲学一样,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3、《易系辞传》(西汉马王堆出土版本)记载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的内容。意思是成卦的过程,先是有太极,尚未开始分开蓍草(易占卜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后,便形成阴阳二爻,称做两仪。二爻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由它们各加一爻,便成八卦。这里讲的是八卦画出的过程。原与天文气象及地区远近方向相关,后来被宋代的理学家以哲理方式进一步阐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56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