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将军:抬棺上阵、开耕南泥湾,毛主席钦点他平定新疆

王震将军:抬棺上阵、开耕南泥湾,毛主席钦点他平定新疆,第1张

1938年的冬天 ,汾河两岸的天气冷的好像要将整个世界都冻上一般,一切看上去都是灰蒙蒙的,冰冷的,然而有一支部队却严阵以待的守护着前方, 日军进攻汾河,直指东南,危难之际,一位将军站了起来。

将军横刀立马,站在一口棺材上,身材清瘦,而双眼炯炯有神,他挥舞着拳头大声喊道:“ 我领头向前冲,要死我先死,我死了就装在这口棺材里。”

这个将军就是新 中国的开国上将,王震将军 。他用一生的时间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战争之中,素来以勇武著称,那场惨烈的战役,最终我方大获全胜。将军虽然在那场战役中身受重伤,但不久之后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他似乎从来不怕死,只怕革命不成功。五大书记之一的任弼时, 曾经这样评价他:“王胡子的胡子果然是最硬的。

1908年4月11日, 王震将军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乡马归桥村的一个佃户家庭。 他是在穷困与苦难之中长大的孩子,在黑暗的旧 社会 ,佃户出生的孩子,要遭受太多的不公与悲哀。

他日日面对是辛苦劳作却依然吃不饱穿不暖的父母,明明那样辛苦却要面对地主的打骂与斥责,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公平。

在剥削与压迫之中长大的孩子,务必会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就是年少时的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彻底的革命者,一个嫉恶如仇的军事家。

1922年,王震怀着一腔报国热血到长沙参军 ,那时候年年在打仗,年年在争斗,面对的敌人大多数都是自己的同胞,打仗只能是为了别人争权夺利罢了,于是王震带着失望离开了军队。

回到家乡自然是不可能的,战乱频仍的年代,当农民只能任人宰割,不仅过不上好日子,还要受人的剥削与压迫。 于是王震留在的城市,成为了一名铁路工人。

就是在当铁路工人的那段时间,他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组织, 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萌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念头。

在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之中,他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曾经担任工人纠察队队长,那时候革命的激情已经初露锋芒。

192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那时候革命的思想已经启蒙,不过心中对于革命还只是一个模糊的念头,但是他坚定的相信,只要跟着党走就不会有错。

不久之后,也就是1 927年5月, 因为在共产主义青年团之后表现优秀工作,工作能力突出, 党内开会讨论批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这一天起,他成为了真正的共产党员。

那一年,王震19岁, 少年风华正茂,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他的周围都是和他一样的有志青年, 他们或出生贫困,或出生工人,或出生于开明地主,绅士家庭,虽然身份不同,地位不同,但却有着共同的信仰和目标。

1925年8月的一天,王震接到上级的任务,护送一个叫做毛润之的先生到长沙的韭菜园,那时他并不知道他护送的这个白面书生到底是谁,只是觉得面前的这个人和蔼可亲,于是便和他攀谈了起来。

那书生用可亲的声音问他:“ 看你小小年纪就做革命工作了,为什么呀?”

王震一本正经的回答道: “为劳苦大众的解放!”

那书生听到王震的声音之后更激动了,用一种响亮的声音说道:“ 对头。工人阶级就像你们铁路上的火车头,不过工人阶级这个火车头,不仅要拉着长长的列车前进,还要拉着中国的劳苦大众,拉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拉着伟大的中国前行。”

后来王震才知道,那个毛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毛泽东。这是王震与毛泽东的第1次相遇,也是王震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等到他们再一次相见已经是5年之后。

1929年,王震参加了香港革命根据地创建工作,在根据地建设的斗争之中,他作战英勇,冲锋在前,全力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作战勇猛让敌人心惊胆寒, 毛泽东对于王震十分的赏识。

再一次见到毛泽东同志,王震十分的激动,五年前的那一段话,似乎依旧在耳畔回荡,他心中对于毛泽东是十分佩服的, 坚决执行了毛泽东同志关于纠正肃反扩大化的指示和粉碎敌人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原则。

但是因为党内分裂分子,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了,无可奈何之下,红军决定开始长征,这是中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一次军队长途跋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党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战略决策。

在长征途中, 王震多次担任要职,参加指挥了陈家河,桃子溪,板栗园等战斗, 沉重打击了敌人,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为建立根据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之中,王震将军是当之无愧的革命梦想,冲锋陷阵,不怕牺牲,多次力挽狂澜,但让大家想不到的是,王震将军当时率领的部队却是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杂牌军。

1930年的一天,王震又一次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带着微笑问这个年轻人:“你想不想当正规的红军呀?”

“想啊,做梦都想!”王震激动的回答道。

毛主席紧接着说道:“ 我给湘东特别说了,把你们这一带几个县游击队整编成一个红军独立师,你带一些骨干去参加,不就当上正规红军了吗?”

王震十分激动的去照办了, 1930年10月6日,湘东红军独立师正式成立,王震所率领的谭家述和茶陵游击第二纵队,组成了独立师第3团 ,王震成为了湘赣苏区军队的主要创始人。

后来大名鼎鼎的贺龙,王震曾经还指挥过他打仗 ,贺龙一生都十分佩服王震,提起王震的时候,欣喜之情总能溢出言表,后来贺龙还为王震牵了红线, 1936年在贺龙的撮合下,24岁的女学生王季青嫁给了王震。

王震和王季青携手走过了婚姻生活的岁月,一生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写下了最为动人的爱情篇章。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野心勃勃的想要占领中国。全民族抗战爆发,双十二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变,逼迫蒋介石同意国共合作。 国共两党实现了第2次合作,决定一致对外,抵抗侵略者。

1937年10月,王震被任命为359旅旅长兼政委 ,为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王震带领这支部队一直参与敌后游击战和正面作战,这支部队在抗日战争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8年在参与汾河战役的时候,王震将军直接抬棺上阵 ,这一举动鼓舞了我方士兵,也让侵略者闻风丧胆。

面对死亡谁会没有恐惧呢?但王震明白身后的土地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不能让侵略者占取一分一毫,国家大义面前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

鲜血浸染了这片滚烫的土地,多年之后,在这里将建立起一个璀璨辉煌的新中国。那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无数革命先烈的美好向往。在那饥寒交迫,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支撑着他们前赴后继的,就是信仰和心中充满理想主义的梦。

1939年8月,为了加强中国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毛泽东决定将359旅调回陕甘宁边区。毛泽东语重心长的对着王震说道: “陕北是个穷地方,养不起很多军队,只能放一些精兵强将在这里 。”

王震自然是听懂了毛泽东的话,于是点了点头,在战场的后方,王震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只要是为了革命,做什么他都心甘情愿,只要是为了祖国的解放, 做什么他都乐在其中。

迁回陕甘宁边区之后,王震率领着359旅进行了大小战争数10次,粉碎了日军强渡黄河的企图,毛主席在看到359旅的部分指战员之后,十分欣喜的说道:“ 你们359旅在王震同志的领导下,立了很大的功劳……总之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没有辜负党中央和边区人民的重托。”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眼看着抗日战争马上结束,抗战即将取得胜利,国民党却丧心病狂的决定反目,或许对于这一切,反动派们早有打算。

1941年,国民党发动了皖南事变,设立了封锁线,切断了陕甘宁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 似乎真的打算要困死中央红军

但是坚强的共产党人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将眼光看向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眼下之计只能开荒生产,做到自给自足。可是谁带人去呢?毛主席想到了王震将军。

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 ,王震同志接受毛主席的命令,率领359旅开进南里湾。 那时候的南泥湾荒无人烟,遍地都是枯萎的草木和肆虐的野兽,但王震却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

1941年3月初,冬日的寒风还没有过去,虽然已是三月阳春的季节,但雪依旧肆无忌惮的下着,南泥湾显得格外的荒凉与寒冷,硬邦邦的土地在拒绝着每一个想要前来征服他的人。

但是却有一队人,唱着军歌走了进来,篝火马上在这里燃烧了起来,似乎就是决心要和这里的寒风一决高下,篝火映照着一个坚定的面容,在来这儿的时候, 他立下了军令状,他一定会改造好这个荒山

燃烧的篝火之中,王震带领着战士们大喊道: “一把镢头一只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 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他对每一个士兵的要求,是他们359旅的目标。

在南泥湾开荒种田的时候,他身先士卒和战士们一起开荒,哪怕双手满是血泡,也依然不停止劳作, 在艰难创业的时代,没有什么长官与下属,有的只是一群携手共同进退的的战友。

在王震身先士卒的带领下,部队战士们掀起了你追我赶的劳动竞赛, 1941年一年,全旅就开荒1.1万亩 。然而这还不够,为了达到生产自足,他们必须开更多的荒地。

王正带领着359旅,经过了两年的艰苦努力,把一个遍地都是荆棘, 遍地都是泥沼的荒山野林变成了“陕北好江南” ,就算任务完成,他依然不忘记训练他的部队。

他要做的不仅仅是开荒,更是要训练一支全能的既能种地,又能拿起枪来上战场的军队,利用农闲时间, 他在这里展开了大练兵活动,成功击退了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对于陕甘宁边区的骚扰。

1943年,美国军队的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观察之后,对王震竖起了大拇指,他用不太标准的英文,激动的说道:“ 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十分分了不起的。”

那一年秋天,毛主席在参观了南泥湾之后,十分高兴的说道: “国民党要困死我们,饿死我们,越困你们越胖了……你们在这里什么都不花钱,同志们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

开发南泥湾是王震将军一生中最为满意的事情,当时他的部队提出的口号是:“ 不要政府一分钱,一寸步,一粒米,要做到粮食经费全自给。” 提供了一种新的建军,养兵的办法。

1944年王震将军又接到了新的通知,让他去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他的部队克服一切困难,打了无数场仗,终于完成了一切任务。

等到他再次返回延安的时候,衣衫褴褛,满脸胡须,好像一个逃荒的乞丐,毛主席看到王震这副样子,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王胡子,你受苦了啊,九死一生,重返延安,了不起,你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很好!”

“王胡子”的外号广泛流传开来, 毛主席一生对于他都是十分的信任的,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带枪见毛主席的开国上将

在战场之上,他是冲锋陷阵,能打胜仗的将军。在南泥湾他又是粮食自足,勤劳能干的好手。王震将军算得上是真正的传奇人物了。他用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书写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不畏惧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成为后来者不断学习的榜样。

1949年初,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只是时间问题,建立一个新中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大会探讨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问题。

所有人都是在憧憬着一个美好的光明的新中国,跃跃欲试的想要建设美好的祖国,一切都是光明的,打了那么多年的仗中,到了享福的时候了,怎么能不激动呢?

然而王震却站了起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的主动向毛泽东请缨: “我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去的地方,去到新疆去,那里需要解放,需要开发,那里更需要发展经济。”

毛泽东原本不想答应的,因为新疆的局势太过混乱了,一切都是不明晰的。但是看着王震坚定的脸,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1949年10月10日,得到中央的批准之后,完成命令,第一兵团第二军第六军共计8.9万人开始前往新疆 ,部队 唱起了“凯歌进新疆”的革命战歌 ,迪化军政各界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王震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新疆分局正式成立。

新疆地域辽阔,形势复杂,主力部队徒步穿过了荒无人烟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粉碎了敌人叛乱的阴谋,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进军记录, 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但一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征服新疆必须要克服重重阻碍。

1949年9月28日,驻守在哈密的国民党官兵叛乱,四处烧杀抢掠,抢走了哈密分行库存的12箱金银,以及从兰州银行运来的500多公斤黄金,不仅如此,他们还伙同新疆当地的土匪头子乌斯满四处残杀百姓,奸淫妇女。

乌斯满不仅仅是土匪,还是美国的武装间谍。面对叛军,土匪,特务,境外势力相互勾结,形势十分复杂的新疆地区,王震果断决定派兵围剿,用雷霆手段平复了新疆的叛乱和敌人的嚣张气焰。

王震将军当时的策略是:“ 对这些土匪能争取的要争取,如果争取不过来,必须用大炮讲道理,用刺刀去教训。

对于敌人,他有铁一样的坚硬和冰冷,有雷霆手段结束一切 对于人民群众,他却十分的温暖和关怀, 有阳光一样的温柔和热情, 他命令部队缴获的畜群一律不没收,要物归原主,允许牧民们保留猎枪。

在王震将军的努力之下,新疆进入了稳定期。他在新疆。创立了一系列政策,让耕者有其田,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当时哈密的农民说:“ 把天下的树变成笔,天下的河变成墨水,既是天下的人都会写,也写不完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恩情。”

在王震呕心沥血的努力之下,到1953年新疆的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1949年的36倍,他为新疆现代化工农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55年,王震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他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从1956年开始,长期担任农垦部部长 ,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建设了 社会 主义农业。也锻炼出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

在特殊时期之中,王震始终相信,这不过就是一场叛乱而已。他相信中国共产党会克服一切的困难,领导中国人民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他 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信仰,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国共产党。

为了革命奉献自己的一切精神与力量的王震倒在病床上的时候,他怎么都不肯做手术, 他觉得自己已经老了,不需要再浪费医疗资源了。

谁劝了都没用,最后他身边的人只能去求助邓小平,邓小平写了一封信给王震,让王震放宽心,好好做手术,王震含着泪在病床上敬了一个礼,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听从邓主席的命令。”

一生为了革命奋斗,他的身体已经垮了, 85岁是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数字,但他的精神却不仅仅只是这一串数字而已 。1993年3月12日,王震将军在广州去世,中央领导提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无比的痛心。

王震将军原本可以进入八宝山烈士陵园的,他为革命奉献出了一切,值得后世所有人的敬仰,然而他却觉得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不过是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而奋斗罢了, 他留下遗书,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然后将自己的骨灰撒放到新疆天山。

他将自己能奉献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最巨大的贡献,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共产党满怀信心,是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战士。

在奉献完自己的一切之后他安静的躺在了自己曾经奋斗过,坚守过的土地之上。 天山终年不化的洁白的圣洁的雪。一直在守护着他干净澄澈的灵魂。

【左宗棠】(1812-1885)晚清著名军事家,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12年(1831年)举人。三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考场,潜心专研舆地、兵法。为人多智略,性狂傲。1852-1863年,编练“楚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屡建奇功,人称“常胜将军”。同治5年(1866年),授陕甘总督,制定经营西北战略: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后破西捻军和回民起义军,稳定了清朝北部疆土。光绪元年(1875年),以“塞防论”反李鸿章的海防论,力主收复新疆,以固塞防。清政府采纳其意,授钦差大臣,组建西征军。二年,西征军誓师出关,抵肃州。左宗棠命人抬棺材一口,随军出征,以示不收复新疆决不生还的决心。,主将如此,全军将士无不愿效死力。左宗棠为各军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南后北”的战略。1876年8月,西征军一举收复北疆重镇乌鲁木齐,平定新疆北路。三年,克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分裂头目阿古柏战败自杀。年底,收复喀什(现名)、和田。1878年1月,西征军全部收复南疆,取得了西征大捷,脱离祖国十余年的新疆再度回到祖国怀抱。同时,他条陈新疆建省方案,并请与俄国交涉收复伊犁。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 左宗棠所处的年代,既是中国睡狮猛醒的年代,因此才有所谓的“同治中兴”和“洋务运动”,也是列强环视、中国充满由边疆到心脏的危机的年代。左宗棠与新疆还有一个小小的机缘:道光29年(1849年)发配新疆的林则徐因病开缺回乡,路过湖南,派人约左宗棠一见。两人年纪相差27岁,却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之交!两人畅谈治国方略,通宵达旦。林则徐将在发配新疆期间的材料、战守计划以及沙俄在中国边疆的政治、军事动态,悉数托付左宗棠。临行前,林公有言:“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他日西定新疆,非君莫属。”看来,林则徐是很有眼光的! 左宗棠在坚持塞防论,力主收复新疆时陈词:“克复新疆,所以保蒙古;守卫蒙古,所以保京师。”短短两句话可见左公分析之精辟----新疆、蒙古对于中国是何等的重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保卫京师屏障蒙古,可见当时蒙古也有被沙俄侵占的危险。可惜左公的后来人没有明了他的苦心,把比新疆靠得更近得外蒙古丢了!而蒙古丢失,京师(今北京)门户打大开,帝俄的摩托化部队从“中蒙”边境出发,经过内蒙古草原,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打到北京,更不用说它的导弹部队和核武器了!邓小平先生最锐利之处就是要求帝俄从蒙古撤军,相当于将中国的北部边界重新向北恢复了近两千公里。左公泉下有知,也该对邓公的举措略感慰籍了。 前南京中央大学一文史教授曾说:“唐太宗以后,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当首推左宗棠,实非过誉。”还有几位历史学家说:“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永远打不败的将军:汉朝的韩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飞和清朝的左宗棠。”这些话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左宗棠无疑不愧为同治中兴名臣、一代名将,是对于国家领土贡献最大的人物之一。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紧接著创见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533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