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具体定义

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的具体定义,第1张

1、原口动物(Protostomia)是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还包括螺旋式卵裂及裂体腔。大多数有裂体腔的无脊椎动物为原口动物。

2、后口动物指在胚胎的原肠胚期其原口形成为肛门而与之相对的后口形成嘴部的动物总称。

原口和后口的区别

动物在胚胎期间都是从单细胞开始发育的,单细胞分裂增多形成空心圆球状,这个阶段叫做囊胚期;然后,其中一端向里陷进去,好像篮球、足球没有气瘪了一样。这时,如果把这个“瘪了的皮球”纵向切开,胚胎就像形成“U”字形,而且是两层细胞,

其中里面的一层叫做内胚层(最后发育成消化管),外面的叫外胚层(最后发育成皮肤),这时“U”字的口就叫做原口。这个原口最后发育成动物吃饭用的嘴的动物叫做原口动物。“U”字的口发育成肛门,另外在“U”字的底部再开一个口,发育成吃饭的口的动物叫做后口动物。

扩展资料

近年来,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舒德干的带领下,对澄江生物群及寒武纪大爆发进行了长期探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成果。

团队在达尔文提出的地球生命呈“树形演化”猜想基础上,通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证,提出了“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假说”,勾勒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分三阶段依次创生了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三大枝系的“动物大树”的基本轮廓,进而首次构建了完整的早期动物谱系树框架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口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口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国科学家发现寒武纪“化石宝库”清江生物群纪实

后口动物简介:

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原口形成动物的肛门,而在与原口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的动物称为后口动物。后口动物的胚胎发育是辐射不定型卵裂;在原肠期的后期,与原口相反一端的内外两胚层相互贴紧,最后穿成一孔,成为幼虫的口,后口动物因此得名。

这些动物的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起体腔囊,体腔囊和内胚层脱离后,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这种形成方法称为肠体腔法(见体腔动物)。半索动物门、毛颚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动物均为后口动物。它们是动物进化的主干。

现存门类: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脊椎动物和其同类)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 (海星、海胆和海参等)

半索动物门 Hemichordata (肠鳃,笔石可能也是)

异涡动物门 Xenoturbellida (两个外表似虫的物种)

无腔动物门 Acoelomorpha

毛颚动物门可能也属于后口动物,已灭绝的类群还包括古虫动物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link?url=smZr24QgAo1qbppI2jKdemMmgH3XBfW9sRUriBDoQ4_72dJKFLSZbs2OgEIBN1H4qoOx6RDuKYBzfVmscxBhGK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99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