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外婆该怎么称呼?

妈妈的外婆该怎么称呼?,第1张

外婆的妈妈根据地方不同,叫法也就不一样,比较官方的叫法是外曾祖母。还有的地方叫做太姥、太婆、太奶奶等等都有。

不过注意的是,老人都是比较传统的,所以在叫人的时候应该按照自己当地的习俗喊人,喊方言最好,这样老人才能听得懂。

母亲相关: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3、舅父:对母亲的兄弟,古今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先秦时称为“从母”,秦汉以来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爸”或“姨父”。姨母之子女称“从母兄弟”“从母姊妹”。(无论是舅父之子还是姑母之子,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亲属称谓

外曾祖母

妈妈的妈妈是祖母/姥姥,外婆的妈妈就是外曾祖母。

传统以男系为核心,分亲属为宗亲、外亲和妻亲。亲属间,根据每个人的辈分、宗族、年纪与性别,而有特定的亲属称谓。

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有条理分明、尊卑有序的特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

扩展资料:

女系血亲相联系的亲属,包括与母亲有关的亲属和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属等。与母亲有关的亲戚,例如外祖父母、舅、姨及表兄弟姐妹等。与出嫁女儿相联系的亲戚,例如女婿、外孙子女和姑父及其子女、亲家等。

其中,借着父亲的姐妹或母亲的兄弟姐妹而连结的亲属称为“表亲”,而前者父方表亲又称为“姑表亲”,后者母方的表亲又称为“姨表亲”。

妈妈的外婆称呼为“外曾祖母”。

外曾祖母,指的是外祖父或姥爷的母亲。是母亲的祖母或外婆。外曾祖母的配偶为外曾祖父。而外曾祖母的父亲叫外高外祖父,母亲叫外高外祖母。

外曾祖母属于亲属称谓(QīnShǔChēngWèi),而亲属称谓是指对亲属的称呼,或具有亲属关系者的互称。中国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姓外族都称作亲属,通常指五代以内的任何血亲或姻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96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