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经纬度详细资料大全

地球经纬度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地球表面南北距离的度数,以赤道为0°,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南北各90°。通过某地的纬线跟赤道相距的度数,就是该地的纬度

把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子午线定为0°,叫做本初子午线。以东180 °为东经,以西180 °为西经。某地的经度值即该地的子午线和本初子午线相距的度数。

基本介绍中文名 :地球经纬度 外文名 :The earth's latitude and longitude 划分 :纬线分南北,经线分东西 测量方法 :天文观测法、时间测量法名词概念,本初子午线,180度经线,经纬网,测量方法, 名词概念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度。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 转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是绕着一根轴在转动的。这根轴代表了地球的旋转轴——地轴。事实上,地球里并不是真有一根轴。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地球旋转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所有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在地球仪表面连线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地球上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截而成的大圆称为“经线圈”。经线圈被两极分成的半圆称为“经线”。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人们通常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分成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 在地球仪上,连线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为了区别出每一条经线,人们也给经线标定了不同的度数,这就是经度。 本初子午线 国际上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称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180度经线 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度数相同的经线各有一条,比如,20°E和20°W。只有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相互重合为一条经线,即180度经线。 经纬网 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格线,叫做经纬网。事实上,地球上是没有这些线和网的。人们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经纬网,目的是为了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比如,救援船在接收到失事船只报告它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后,利用有经纬网的地图,立即可以找出自己船只和失事船只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确定航向和航线,火速前往营救。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每一点的位置,既方便又准确,因此,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十分有用。 测量方法 方法主要集中在2种: 1、天文观测法; 2、时间测量法。 天文观测法利用月亮每天升起后在天空中背景群星中的位置,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计算,可以得到大致的经度。而时间测量法则通过携带一块精确的计时器,记录出发地的时间,对比当前太阳指示的时间,也就是当地时间,得到经度。 最后,时间测量法因为精确计时器的发明而得到广泛的套用。而月亮测量法则因为对观测条件要求非常苛刻,并且计算相当复杂,计算时间太长而很少用到。 另外,在计时器的帮助下,还可以利用六分仪,根据星空中某一恒星的位置来确定当前方位。水手通过选定一颗恒星,测量它的高度角,查表可以计算出当前时刻在这样的高度角看到这颗恒星应该在哪个位置,由此可以知道自己当前位于哪个圆上。再选取另一颗恒星,如法炮制,可以画出当前位置的另一个圆,两圆有两个交点,但是因为相距很远,根据航海日志可以知道现在在两个交点中的哪个上。实在不行还可以再选取一颗星,三圆只有一个交点,这个交点就是当前位置。

1、经度,地理学名词,一般指球面坐标系的横坐标,具体来说就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

按国际规定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然后向左右延伸。而各地的时区也由此划分,每15个经度便相差一个小时。经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基础,是认识地球转动和区域地理划分的基础理论,需认真并精确掌握。

2、纬度可分为天文纬度,大地纬度,地心纬度。地心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大地纬度是指某地地面法线对赤道面的夹角,天文纬度指该地铅垂线方向对赤道面的夹角。

我们通常说的纬度指的是大地纬度。其数值在0至90度之间。位于赤道以北的点的纬度叫北纬,记为N;位于赤道以南的点的纬度称南纬,记为S。

扩展资料:

一、主要特征

凡经线上的任何一点至赤道间的弧距称为纬度。系地理坐标之一,在地理坐标中起着纵坐标的作用,可用以确定和描述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或位置。纬度有如下几种:地理纬度、天文纬度和地心纬度,这几种纬度间的差数不大。

在大部分情况下,纬度指的是地理纬度(即绘制地图时用的纬度)。地理纬度是地球球心角所对应的地面上的弧长。地理纬度把地球看成椭球,即椭球面的法线(同铅垂线略有不同)同赤道平面的夹角。通常用度、分、秒表示。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度量,各为0°-90°。每一纬度之间的宽度基本相等,为110公里(靠近两极处稍长些)。在赤道以北的叫 “北纬”,用“N”作代号;以南的叫“南纬”,用“S”作代号。

习惯上称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北京的纬度是北纬39° 57′。

二、计算方法

1、先算两分日

比如在中国某地,杆影最短时是中午13点20分,且杆长与影长之比为1,则可知该地是北纬45°(tgα=1),东经100°(从120°里1小时减15°,4分钟减1°)杆长与影长之比需查表求α,这里用了特殊角。

2、再算两至日经度的算法不变 纬度在北半球冬至α+23.5°,夏至α-23.5°在任意一天加减修正值即可。

3、修正值算法:就是距两分或两至日的天数差乘以94/365. 比如2013年2月17日,2013年3月22日春分差33天,即太阳直射点在南纬

33×94/365=8.5°

所以今天正午时得到的纬度是(arctgα+8.5)°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纬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纬度

地球是一个球体,人们为了精确定位一个位置从而引入了经纬度。经纬度是围在球面上的圆圈,分为横和竖,横着的叫纬度,竖着的叫经度,纬度是从赤道向南北逐渐增加的,赤道纬度为0,南北两极分别为南纬90度和北纬90度,经度是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旧址)埃里中星仪的子午线作为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称为本初子午线。然后向东西依次增加。

想知道更多你可以在百度知道里面搜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92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