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道尊分别指谁?

三清道尊分别指谁?,第1张

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全称,是道教的最高尊神.据道书记载,由混洞太无元之青气,化生天宝,又称元始天尊,居清微天之玉清境,故称玉清.由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为灵宝君,又称灵宝天尊,居禹余天之上清境,故称上清.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为神宝君,又称道德天尊,即老君,居大赤天之太清境,故称太清.三君各为教主,称为三洞尊神,为神王之宗,飞仙之主,统御诸天神,宇宙万物都是它们所创造.古书说,三清尊神生于天地之先,其体常存不灭.三清之说初于六朝,极盛于唐末.又有人说,三清都是元始天尊的化身.说:“元元圣祖,八十一次化为老君,八十二次变玄武,故

知玄武者,老君变化之身.”

三清道祖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统称:「三清道祖」.

元始天尊生於宇宙混沌之时,那时宇宙无形、无气、无物,元始一气分真化气,以一气化而为三 ,在虚无自然之大罗天境,分化为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此一气亦称元始祖气,也有尊称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住在玉清圣境清微天,亦称『无形天尊天宝君』;灵宝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余天,亦号『无始天尊灵宝君』,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亦号『梵形天尊神宝君』.三位天尊统称为「道」,亦称「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只.而每位天尊相距,各历七千余劫四十一亿年,并各讲述经典十二部,分为洞真、洞玄、洞神,合称三十六部尊经,广传於人间点渡众世人,这就是道教的全部经典,故为道教的开教之神.

道祖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以知道三清道祖就是宇宙生成的本体.

民间举行道教仪式时,必将此三清的画像挂於祭坛正殿之上,以示遵守教规.三清道祖的圣诞日有三:一、元始天尊为 农历正月初一 日,二、灵宝天尊为每年夏至日,三道德天尊为 农历二月十五日 (亦为道教节),农历二月十五日 皆有道场科仪.

回答者:靠墙待红杏 - 经理 五级 3-14 22:15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0% (0) 不好

100% (1)

其他回答共 2 条

三清道祖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之合称也

回答者:双鱼座的帅哥 - 初入江湖 二级 3-14 22:12

三清道祖

清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统称:「三清道祖」.

元始天尊生於宇宙混沌之时,那时宇宙无形、无气、无物,元始一气分真化气,以一气化而为三 ,在虚无自然之大罗天境,分化为元始、灵宝、道德三位天尊,此一气亦称元始祖气,也有尊称为元始天王.元始天尊住在玉清圣境清微天,亦称『无形天尊天宝君』;灵宝天尊居於上清真境禹余天,亦号『无始天尊灵宝君』,道德天尊居於太清仙境大赤天,亦号『梵形天尊神宝君』.三位天尊统称为「道」,亦称「三清」,是道教最高神只.而每位天尊相距,各历七千余劫四十一亿年,并各讲述经典十二部,分为洞真、洞玄、洞神,合称三十六部尊经,广传於人间点渡众世人,这就是道教的全部经典,故为道教的开教之神.

道祖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以知道三清道祖就是宇宙生成的本体.

民间举行道教仪式时,必将此三清的画像挂於祭坛正殿之上,以示遵守教规.三清道祖的圣诞日有三:一、元始天尊为 农历正月初一 日,二、灵宝天尊为每年夏至日,三道德天尊为 农历二月十五日 (亦为道教节),农历二月十五日 皆有道场科仪.

1、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虚皇道君所捻的是混元宝珠。混元宝珠象征混元无极。

元始天尊象征天道秩序所列之前,即鸿蒙世界,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甚至于无所谓无所谓的玄妙状态。

2、灵宝天尊手捧的是如意。如意象征二。

灵宝天尊象征无极生太极,太极成五行的道之进程,可以说是天道的生成,从此天地有规矩,万灵归其宗,为宇宙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被称为灵宝。

3、道德天尊手持太极扇或佛尘。芭蕉扇象征三生万物。

道德天尊,既老子,被道教尊为太上道祖,负责教化生灵,是实体的存在神,因此我们都知道老子是道教的创始,却在历史长河里没有发现元始,灵宝的影子。

扩展资料:

1、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

道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

2、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又称玉宸大道君和太上大道君。是元始天尊的精气所化生。

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其母洪氏身中,于母亲身中先琼胎玉府,道君于其中凝神修炼三千七百年,在郁察山浮罗丹玄山脚下诞生。

3、道德天尊:

老子又称道德天尊 ,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位列三清之一。

道德天尊的化身为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重要人物老子。

4、三清的哲学意义:

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清尊神

“三清”,道教尊奉的三位最高神的统称,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早期道教奉老子为教主。晋代葛洪撰写的《抱朴子》中,已有老子师“元君”的说法。南朝梁陶弘景编撰《真灵位列图》、排列神仙等次,将“元始天尊”尊为最高神,放在老子之上。唐代时配上太上道君,与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并列,称为“三清”。后来太上道君又改名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道教中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太清境为大赤天,神宝君所居,上清境为禹余天,灵宝君所居;玉清境清傲天,天宝君所居;三清境之上是大罗天,元始天尊所居。 (见《云及七签》卷三《道教本始部》)同书还有三代天尊的说法,即过去元始天尊,现在太上玉皇天尊,未来金阙天尊,而玉皇即是元始天尊的弟子。

三清尊神是道教哲理“三一”的象徽。《老子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无上大道化生为宇宙的混沌元气,由宇宙元气化生为阴、阳二气,再由阴阳二气衍化为天、地、人三才,由此产生天下的万事万物,一化为三,三即是一,因此,三清尊神就是“道”的人格神化,也就是道经所说的“一气化三清”。道教认为,三清住三天三仙境,各为“三洞教主”。所谓“三洞”,即是道教真经的三大部类:洞真、洞玄、洞神。元始天尊主洞真部,灵宝天尊主洞玄部,道德天尊主洞神部。因此,三清神又是道教三洞真经的神化代表象。自唐、宋以来,三清尊神主要供奉在道教宫观的三清殿内。

元始天尊一般供奉在道教三清殿的中央,头罩光环,手持丹丸,或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末形,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灵宝天尊手持太极图(或手执如意)居元始天尊之左。“三清”中排在第三位的道德天尊,其神形宝际是根据先秦时代老子的形象演变而成,从古至今很多道教信徒都相信太上老君是“无上大道”的化身,是永世长存,常分身救世的至尊天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736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3
下一篇 2023-0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