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的意思

豆蔻年华的意思,第1张

意思: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拼音: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引证: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例句:她正值~,当然显得分外美丽。

近义词:

一、含苞欲放 [hán bāo yù fàng]

释义: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例句:老师像园丁,在呵护着~的花朵。

二、黄金时代 [huáng jīn shí dài]

释义: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出处:谢觉哉《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人从十五岁至三十岁,是黄金时代。”

例句: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

豆蔻年华的意思是女子十三四岁的时候。

豆蔻年华,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出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代指少女青春年华刚好。少女被称为豆蔻年华,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豆蔻在花朵含苞待放的时期,非常的饱满俏丽,就像是十二三岁的少女。古人常用各种物体表示年纪。

比如十六岁的少女称为碧玉,十二岁的少女称为金钗,除了表示女性的年纪外,男性各年龄段的称呼也不相同,十五岁的青少年被称为束发,二十岁的青少年则为弱冠。少女之所以叫做豆蔻年华,起源于诗人杜牧一句诗,在诗句中杜牧用豆蔻比喻十三岁的女性,赞美对方的举止优雅、姿态轻盈。

古时年龄介绍。

垂髫:3、4岁至8、9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0-90岁,期颐:百岁。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

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38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