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交流电的三要素是,第1张

1、最大值(也称为峰值或幅值),Em、Um、Im

最大值就是最大的瞬时值。在一个周期内必然出现一个正值和一个负值两次。

2、角频率(ω)

通常把正弦交流电在任一瞬间所处的角度称为电角度,每变化一周的电角度为360°,也称为2π弧度(rad)。

角频率是正弦交流电在秒钟内变化的弧度,单位为弧度/秒,用符号rad/s表示。因为交流电一周的弧度是2π,所以频率为f的交流电,在一秒内变化的弧度为2πf,角频率可表示为:ω=2πf。

3、初相位与相位差φ、φ1-φ2

初相位就是正弦量在起始时间的相位。在波形图上,初相位规定为正半波的起点与坐标原点之间的夹角。当φ=0时,正半波起点正好落在原点O上;当φ>0时,则正半波起点在原点O的左边;当φ<0时,正半波起点在原点O的右边。

扩展资料

交流电被广泛运用于电力的传输,因为在以往的技术条件下交流输电比直流输电更有效率。传输的电流在导线上的耗散功率可用焦耳定律(P =I ²R)求得,显然要降低能量损耗需要降低传输的电流或电线的电阻。

由于成本和技术所限,很难降低目前使用的输电线路(如铜线)的电阻,所以降低传输的电流是唯一而且有效的方法。根据P=IU,提高电网的电压即可降低导线中的电流,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而交流电升降压容易的特点正好适合实现高压输电。使用结构简单的升压变压器即可将交流电升至几千至几十万伏特,从而使电线上的电力损失极少。在城市内一般使用降压变压器将电压降至几万至几千伏以保证安全,在进户之前再次降低至市电电压或者适用的电压供用电器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流电

交流与直流的不同之处是,交流电随时间变化而正负交替变化,而直流电则一直保持恒定大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大小,即交流类似与Asin ( ωt+θ)的曲线,其中A为幅值,ω为控制曲线波动的频率,θ为曲线波形的初始偏移于零轴的相位,这也就是交流的三要素,即幅值,频率和初相位。

知识拓展

1、交流电的定义

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因为周期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平均值为零,称为交变电流或简称交流电。不同于方向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的直流电。

2、交流电的波形

通常波形为正弦曲线。交流电可以有效传输电力。但实际上还有应用其他的波形,例如三角形波、正方形波。生活中使用的市电就是具有正弦波形的交流电。

3、交流电的发明与应用

发明最早交流发电机的是法国工程师A.M.皮克西(1832年)以正弦交流电应用最为广泛,且其他非正弦交流电一般都可以经过数学处理后,化成为正弦交流电的叠加。正弦电流(又称简谐电流),是时间的简谐函数。

当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轴匀速转动时,线圈里就产生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改变的正弦交流电。

现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频率是50Hz。我们常见的电灯、电动机等用的电都是交流电。在实用中,交流电用符号"~"表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17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