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的意思

李代桃僵的意思,第1张

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成语故事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所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歌辞》便为其中的一类,这类诗歌原本是民间歌谣。

而在相和歌辞·相和曲》里有一篇名为《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无常的生活现状。

传说有兄弟五人,均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浪荡子,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当上了侍中郎。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成了钟鸣鼎食之家。

所住宅第,黄金雕花的阁门,屋顶的琉璃黄瓦,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仿佛仙子所居。

厅堂之上,各种精致的酒樽应有尽有。他们可以彻夜狂欢。酒酣耳热之时,还有美丽的女乐工在旁奏乐助兴。在他们后花园的池塘之内,有三十六对鸳鸯调情戏水,好不尽兴。后来,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阶下囚,不得不接受酷刑。

这时其他兄弟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倾轧,丑态百出。为此,百姓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兄弟四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煌煌。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人们借此叹息:井边之桃树与李树相依为伴,虫蛀桃树,往往李树代桃树受蛀而枯萎僵死。李树尚能够以身代为提醒,他们兄弟之情谊连树木都不如!

李代桃僵的意思:李树代替桃树受虫蛀而枯死。原比喻兄弟间相爱互助,同甘共苦。后也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晋•《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近义词:代人受过、将李代桃。

反义词:尺布斗粟、萁豆相煎、嫁祸于人。

李代桃僵的故事

在古代有户人家有弟兄四五个,个个都是当大官的,但是却各自忙各自的,本是亲兄弟,但是居然生疏到五天才聚一次,而且到了聚会这天兄弟五个穿金戴银,一个比一个打扮的花枝招展,找一个大房子,同来聚会,到这一天路上都是看热闹的人。

在我们今天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同学聚会,到了这一天无论有钱的没钱的都抢着埋单,因为虚荣心作祟都不想让朋友知道自己过得不好,所以虚荣心古已有之,无用的虚荣心是中国人流传下来的劣根。

诗中后半段主要是发表议论,就是说井边的桃树与李树相依为伴,虫蛀桃树,往往李树代桃树受蛀而枯萎僵死。李树尚能够以身代替,他们兄弟之间却都是虚情假意,情谊连李树不如。

成语解释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出处古乐府诗《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

例句芝焚蕙叹嗟僚友,~泣弟兄。 ◎清·黄遵宪《感事》诗

语法兼语式;作宾语;喻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词语解释

[substitute one thing for anothersubstitute this for that] 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后来用“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例:李代桃僵,羊易牛死。——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引证解释

见“ 李代桃僵 ”。

亦作“ 李代桃僵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鸡鸣》:“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谓以桃李能共患难,喻弟兄应能同甘苦。

清 黄遵宪 《感事》诗:“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后转为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旧题 明 陈继儒 《真傀儡》:“古来史书上呵,知多少李代桃僵。”

清 钱谦益 《嘉兴高氏家传》:“寝殿圮,君代 用 ( 黄用 )抵罪,李代桃僵。”

郭沫若 《集外·从典型说起》:“甚至把作者的姓名任意改换,李代桃僵,偷梁换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075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