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中屠哟哟是个工作狂,常常顾不上家庭,为什么家庭依旧幸福美满?

《功勋》中屠哟哟是个工作狂,常常顾不上家庭,为什么家庭依旧幸福美满?,第1张

《功勋》当中的屠呦呦是一个工作狂,忙起来的时候经常顾不上家庭,但是她的家庭却依旧幸福美满。就是因为屠呦呦有一个完全支持她,理解她的丈夫,是她进行科研工作时最坚实的后盾。

为工作忽略家庭

屠呦呦是一个工作狂,为了自己的科研工作,几乎完全忽略了自己的家庭。因为工作,很长时间没回过家,为此遭到了父亲和母亲的埋怨。因为工作没时间陪伴女儿,好不容易有时间接女儿放学,结果却错过了站。为了科研工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便把她送到了全托幼儿园当中,为女儿准备的鞋子,也买错了鞋码。

屠呦呦几乎一天24小时都在实验室之中,没时间做家务,没时间照顾孩子,更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在家里吃完饭以后,便会急匆匆地赶赴到实验室当中,两个孩子都快不认识妈妈了。屠呦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甚至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妻子和母亲,可是她依旧拥有幸福的家庭,都是因为她有一个全力支持她的丈夫。

屠呦呦的神仙爱情

屠呦呦的丈夫李挺钊,给了屠呦呦100%的信任与支持,从屠呦呦担任523课题组长开始,就一直在默默的支持她。李挺钊承担起了生活当中的大部分家务,承担起了照顾和养育孩子的责任,让屠呦呦能够全无后顾之忧的去打拼事业。二人与其说是夫妻,不如说是知己,靠着相互理解,把日子过成了诗。

哪怕到了现在,男人能够一边在外工作,一边照顾家人,就连家务活都能大包大揽的都不多见。而李挺钊在当年又是一个在苏联留过学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够有这样的觉悟,为了支持妻子做到这样的地步,真的是难能可贵。

屠呦呦的坚强后盾

李挺钊不仅用自己的温柔和体贴,事无巨细的照料着屠呦呦的生活,让屠呦呦在生活上毫无后顾之忧,更是她事业上的引领者。他拥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屠呦呦在研究过程当中提供新的思路,更是会全力支持屠呦呦的事业。他会认真处理自己的情绪,不管屠呦呦做什么,都会无条件的支持。能够拥有这么一位温柔宽厚的丈夫,对妻子有无限的宠溺与温暖,才让屠呦呦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

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家庭生活

屠呦呦丈夫李廷钊。两人是宁波效实中学的同学,在李廷钊姐姐的撮合下走到一起。李廷钊曾在马鞍山钢铁厂、北京钢铁学院(今北京科技大学)和国家冶金部等单位工作。

1963年,两人在北京重逢两年后,正式走进了婚姻殿堂。那时李廷钊在马鞍山钢铁厂工作,有朋友戏称,他与屠呦呦的结合是现代(钢铁)与传统(中药)的融合。婚后,屠呦呦不善于做家务,家中大小事务基本由先生全包。

屠呦呦与丈夫李廷钊有两个女儿,在国外工作。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功勋》,很硬核的向我们后辈,展示了共和国先锋人物的专注、执着、奉献与大爱。 很正,很燃。

然而,比起硬核的功勋,电视剧中,看似平缓却有张力的感情线,给小板凳上的我们, 更是上了一堂教科书级的真爱课。

尤其是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的爱情。

01

两个人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级知识分子,能力比肩。

屠呦呦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523项目组(研发抗疟药品)组长,李廷钊是国家冶金工业部和钢铁研究总院的工程师。

当屠呦呦在疟疾肆虐、肩负起523项目组组长时,丈夫很清楚妻子是在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家庭做贡献,她工作的意义更大。

于是,他毫无怨言,承担起了他们小家的后勤工作:洗衣、买菜、做饭、带娃……

在那个年代,这些理应女人该做的家务事,他统统揽了过去,且极尽温柔理解:

妻子工作晚归,一碗热羹汤和一句“吃饭的时候不提工作”,让屠呦呦心暖;

当屠呦呦没时间陪娃,娃疏远她,她内心充满愧疚自责时,他的“总有一天,孩子们会理解她们的妈妈,是在为更多孩子健康平安做贡献”,一句话,让她心安……

在工作上,屠呦呦轴、较真儿,不懂人情世故;在生活上,她完全不像个女人,大大咧咧,走路不看人,出门忘带钥匙、政治学习“开小差”……

一切都只因为,她脑袋里,只有一根筋:找到抗疟特效药!吃饭时是它,走路时是它,说话时是它,该睡觉时查资料找依据还是它。

屠呦呦自己也不解,自己这样一个只有工作,没有情趣的女人,为什么能获得丈夫如此大的理解、爱与包容?!

当她问:“李廷钊,你为什么要娶我?”

他淡淡回答: “因为想做你的小白鼠。”

此刻,没有浓烈的情感,是深邃的独白。

当屠呦呦经历无数次尝试,无数次失败,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迷茫时,李廷钊给予她温润的鼓励,他们一次一次仰望苍穹,星空夜话。

屠呦呦问李廷钊:“你觉得人会老吗?”

李廷钊: “我觉得不会,信奉科学和真理的人永远不会老!”

一闪一闪,繁星点点,这一瞬间,又何尝不是心灵相犀的两位科研工作者,最高级的浪漫!

02

这世界,有一种爱,叫 “我懂你”

比起“我爱你”,它的根扎的更深。

我理解你的选择,也尊重你的取舍。

我不愿责怪你,要求你,不忍心让你受累,受委屈。

我懂你,只需要你,做自己!

这世界,有一种爱,叫 “爱屋及乌” ,比起“我爱你”,它更深沉也更辽阔。

它不单是爱对方所爱,更是接纳包容对方的一切:好的、坏的,个性、习惯……

这世界,有一种爱,叫 “付出”

比起“我爱你”,我离不开你,我需要你的“爱的索求”,它更无私,也更伟大!

“有我在”,“我来做”才是我爱你,实实在在的落地。

这世界,有一种爱,叫 “静水深流”

比起爱的“轰轰烈烈”,它更有韧性,也更持久!

这世界,有一种爱,叫 “革命伴侣”

无论是《父母爱情》里的江德福、安杰,还是《功勋》里的屠呦呦、李廷钊。

无论是我们亲爱的周总理、邓妈妈,还是更多红色年代的革命伴侣,都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大情大爱,什么是在共同信仰下,无条件的与对方同心同德,在为国家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大路上,革命伴侣们,也留下了同样美好又不平凡的爱情印记!

03

莎士比亚说: “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爱情。”

如今,时代早已步入物欲横流的快车道,很多东西,包括爱情因为“快”,乱了它本来该有的节奏,也丢了它原本该有的样子。

当我们习惯拿“标尺”衡量一份感情,衡量得失,衡量自己与对方的“付出”比,衡量时间、情感,和各种试错成本代价是多少时……

标尺,量在我们心中,也把爱挡在心外。

我们忘了,爱是丈量不出的。

当我们拼命在强调自我,无限放大对方的“问题”时,我们忘了,拿着放大镜去找对方的缺点,爱情怎么可能找得到呢?我们也忘了,现在对方呈现的“问题”,恰恰就是当初最吸引自己的地方,饭后留在嘴角边的米粒是“可爱”,一会哭一会笑是“真实”,有话就说是“直率”……

对的人始于的不仅是颜值,更是欣赏;而长久健康的关系,在于真心接纳对方,而不是设法改变对方。

当我们习惯去花时间找证据,验证对方是否还爱自己,去一遍遍问ta“你到底(还)爱不爱我”时,我们也忘了, 真爱是不需要验证的

爱不是浮萍,是浮萍下深深相连的水草。

愿我们都能找到和自己深深相连,愿意彼此深深相连的那个人。

不离不弃,相依相伴。

像革命伴侣一样,照亮彼此,照亮共同奋斗的人生之路!

END.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402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2
下一篇 2023-02-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