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什么动物

蚯蚓是什么动物,第1张

蚯蚓是一种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

蚯蚓是环节动物之一,世界上有蚯蚓3000余种,我国亦有200多种。全国广泛分布的有环毛蚓、爱胜蚓、异唇蚓、杜拉蚓等品种 。

蚯蚓营养丰富,繁殖迅速,食性杂,人工养殖产量高。蚯蚓可作为珍贵药物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用作高蛋白食品和饲料。

蚯蚓挖穴松土、分解有机物,为土壤微生物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在土壤改良、消除公害、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许多国家利用蚯蚓来处理生活垃圾、有机废物和净化污水。

蚯蚓通过取食、消化、排泄(蚯蚓粪)、分泌(粘液)和掘穴等活动对土壤过程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作贡献,是对多个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土壤无脊椎动物类群(主要是蚯蚓、螨和蚂蚁))之一,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

蚯蚓是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昼伏夜出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连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摄食植物的腐烂茎叶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农业增产。世界的蚯蚓约有 2500多种我国已记录229种。环毛属Pheretima)广种类多。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蝼蝈鸣,蚯蚓出。”

《淮南子·时则训》引作“蚯螾”。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

唐赵元一《奉天录》卷四:“龙盘虎踞之地,非蚯蚓之所居;麟穴凤巢之场,岂鸺鶹之所止。”

宋俞琰《席上腐谈》卷上:“崔豹《古今注》云:‘蚯蚓一名曲蟮,善长吟於地下, 江东人谓之歌女。’谬矣。按,《月令》:‘蝼蝈鸣,蚯蚓出。’盖与蝼蝈同处,鸣者蝼蝈,非蚯蚓也。 吴人呼蝼蝈为蝼蛄。故谚云:‘蝼蝈叫得肠断,曲蟮乃得歌名。’”

老舍《二马》第四段十一:“老马先生背着手在草地上扭,脚步很轻,恐怕踩死草根下伏着的蚯蚓。”

蚯蚓的笔顺:

蚯11画: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竖、 横、 竖、 横、

蚓10画: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竖、

蚯蚓(Earthworm,别称:地龙、曲鳝等),是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的陆栖无脊椎动物,有“生态系统工程师”的美称。

蚯蚓属于营腐生生活动物,主要分布于亚洲、南美洲等。蚯蚓身体呈圆筒状,两侧对称,具有分节现象,没有骨骼,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裸露,无角质层。蚯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时借由环带产生卵茧,繁殖下一代。

生活习性: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著,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一般来说,蚯蚓的活动温度在5—30℃范围内,0—5℃进入休眠状态,0℃以下死亡,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左右,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28—30℃时,能维持一定的生长;32℃以上时生长停止;10℃以下时活动迟钝;40℃以上时死亡,蚓茧孵化最适18—27℃。可见蚯蚓的最高致死温度低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养殖场最好在室内,在南方地区,夏天通风保湿,冬天只要关窗保温就能全年正常生产(这里的温度指基料的温度,因为空气的温度与基料的温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当空气温度0℃时,基料温度有12℃左右;当空气温度为38℃时,基料温度却只有28℃左右,这是因为粪料含有极高的水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68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