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像头光圈大小有何区别?

手机摄像头光圈大小有何区别?,第1张

光圈大的作用:

一个是增大通光量

第二个就是缩小景深

当然,还有个比较隐藏的影响,就是画质,在后面会论及。

先来谈谈通光量

因为标注的F数值实际上和光圈孔半径的倒数成正比而镜头的通光量又和孔的面积成正比(好复杂)所以换算下来就是F值每增大1.4(即  ),通光量增加一倍。通常F值顺序如下(一个等比数列)1 ,1.4,2,2.8,4 ,5.6,8,11,16,22,32 ...... 以上每级通光量减小一半。

现在就很清楚了,F4比F5.6光圈大一级,单位时间的通光量大一倍,即在曝光量相同的前提下,采用F4比采用F5.6,快门速度可以快一倍。换句话说,F4,1/125' = F5.6 1/60' 这样看起来,大光圈的作用就很明显。比如拍舞台模特,光线不足,这时候同样焦距下,sony F717的F2.4(长焦端)能够比普通家用机的长焦端F4.8快门快4倍左右,这样因为快门慢导致的糊片几率当然大大缩小了。

再来谈谈景深

所谓景深,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照片中清晰的那部分距离范围。你拍照时候,以对准焦的那个物体为中心,离它距离前X米,后X米那的东西都是清楚的这个X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景深,X越大,景深越深,反之亦然。大家都看过那些经典的人物片子,除了主体人物是清晰的以外,比主体近和远的东西都有一定的模糊,这样你一眼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主体上。没错,这就是利用大光圈造成浅景深的例子。同一个镜头,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同样以F717为例,长焦端F2.4和F8的背景虚化有天壤之别。前者可以把你从茫茫人海里“抓”出来,后者可能就要费半天劲了,除非你是美女。

ok,从上面的讨论看来,光圈大是很有好处的。那为什么DC厂家不把光圈做的越大越好呢?

首先,得考虑成本。光圈大到一定程度,就必须要扩大镜头的口径,以追求更大的通光可能镜头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东西,72mm口径就比52mm的贵。为什么大多数长焦机(F3.X)比家用机的长焦端光圈(F4.9甚至5.X)大?因为长焦机都是口径巨大的大炮,自然和家用机那个小镜头相提并论,当然,价格差也摆在那里。

第二,光圈做大并不意味着画质上升。玩过摄影的都知道,同一个镜头画质最好的往往不是在大光圈,而是在最大光圈收缩3-4级情况下。所以对于大多数消费DC,大光圈下的图像质量都不如中等光圈。

第三,景深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大光圈意味着对焦必须非常准确,否则稍有对错很容易就把主体拍糊掉。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传统胶片傻瓜机,那玩意都是利用小光圈下的超焦距,根本无需对焦(因为此时景深长,从1.5M到无限远都是近似清晰的),比需要调焦对焦的机器方便的多--用家用机不就图个方便?

第四,广角端做到F2.8的光圈并不难,但长焦端要做到F3以上就很不容易了。这个可以有个直观的理解,一个长筒望远镜的进光量当然不能和眼镜比,对吧?所以有全程F2.8光圈的镜头很少。

ok,因为上面的诸多考虑,现在的数码相机厂商大多把3倍光学变焦家用机的光圈设定在F2.8-F4.8就是在成本和性能之间取平均的缘故。

结论一:大光圈有利有弊。

上面谈过了大光圈,下面来谈谈小光圈的问题。小光圈有啥问题?在我看来,目前大多数家用机的问题并不是最大光圈不够大而是最小光圈不够小!

首先来看看小光圈有什么用。

小光圈,和上面大光圈对应的,就意味着进光量小,景深深。景深浅用来拍人物,那景深深呢?用来拍风景用。小光圈不但能创造深景深效果,让风景全部处于清晰段,而且能够产生一种通透的效应,同时也比较有层次感(相对而言,因为家用机的层次感始终是个软肋)。

进光量小也是有特殊用途的。典型例子是拍瀑布和夜景。瀑布有两种拍法,要凝固瀑布的流动,清楚的看透水滴自然是大光圈+短快门,但要创造那种象拂尘一样的水线流动效果,就必须要尽量拉长快门时间(1/2秒或更慢)这时候就需要小光圈了。用canon A系列拍过瀑布的都有体会,F8对于白天的瀑布还是太大了,如果强行降快门速度势必造成过曝。这时候就觉得,如果有一个F26的光圈就好了。

当然,这是近乎开玩笑,消费机器最小的光圈也就是F11左右,因为CCD大小比传统135胶片小很多,所以相应的光圈孔径也小很多,能做到F11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目前的DC,不仅仅消费机,就连大多数半专业机也是最小F8这大大限制了DC在夜景和动态摄影方面的发挥。

值得注意的是,广角端和长焦端不但最大光圈不同,最小光圈往往也是有差别的。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柯达的6340,这个施奈德认证镜头在广角端可以有F2.2的大光圈,但最小却只能到F5.6。架上三角架拍夜景的时候就知道有多痛苦了....... 人家A70好歹还能到F8呢......

更倒霉的是,新出的7440广角端最大光圈收缩到了F2.8,最小光圈还是F5.6,优点去了,缺点还在。

结论二:最小光圈值得注意,尤其是广角端最小光圈。

大光圈对手机拍照的作用

大光圈除了可以带来更大的景深和背景虚化效果之外,还是提升相机的快门速度。手持手机拍照的安全快门一般在1/30秒左右,如果低于这个速度,即使拍摄静止的物体也有可能出现模糊。而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为了保证最低的快门速度,手机会自动提高ISO感光度,导致画面上出现很多噪点。

如果手机的光圈够大,同样的快门速度下CMOS能够获得的光线也就越多,反之就可以用更高速的快门来防止画面抖动。所以在拍摄运动的场景,或者环境光线较差的时候,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镜头更有优势。而在拍摄人物静物的时候,大光圈也可以带来接近单反的背景虚化效果。

所以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光圈肯定是越大越好。今年备受好评的三星S7/S7 Edge就拥有F/1.7的超大光圈摄像头,这也是该机的最大卖点之一。目前国产智能手机的光圈普遍在F/2.0左右,能够低于这个数值的国产手机非常少见。而即将到来的OPPO R9s与索尼合作,搭载了IMX398感光元件,在维持1600万像素的同时,光圈提升至F/1.7,这也是目前智能手机摄像头所能够达到的最大光圈。

除了拥有F/1.7超大光圈之外,OPPO和索尼还联手研发了双核对焦技术,让OPPO R9s的拍照对焦速度更快,拍摄的照片更加明亮、清晰。虽然OPPO R9s尚未发布,但是从目前公布的参数来看,单单是F/1.7的光圈值就足够让广大摄影爱好者期待了。

大光圈是摄像机的镜头,一般定位都在专业或准专业级上,其做工也要比一般的镜头要好得多。在画幅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级别的光圈(无论是牛头还是狗头)在相同条件下,其通光量相当,景深也基本相同。

光圈本身是一个确实存在的光学器件,一般在镜头组里,是镜头的一部分。一般由数片卷叶型金属片构成,中间形成一个大小可调的孔,通过金属叶片的转动,可以调节此孔的大小。这就是光圈大小的来历。

拓展内容:

光圈怎么用?

大光圈适合拍摄人像或者静物花卉,因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更能够凸出拍摄主题。我们看到的很多照片除了人物之外背景完全是模糊的,这就是大光圈镜头的功劳。

背景虚化的好处显而易见,尤其是在为女孩子拍摄写真的时候,可以借助背景虚化来将四周围的杂物统统“抹掉”,仅仅只突出被拍摄的人物。可以说大光圈背景虚化是拍摄人像最基本的技巧。

相反的,小光圈更适合拍摄风景,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小光圈拍摄的照片每一处细节都很清晰,配合广角镜头最适合拍摄风光大片。

另外在拍摄光绘、星轨、流水等题材的时候,光圈应该尽可能收小,同时借助三脚架延长曝光时间。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加上滤镜减少进光量。当然这些就属于专业摄影的范围了,本文就不再累述。

第一步:打开手机相机

第二步:打开大光圈模式,屏幕上会有提示“大光圈已开启”,点击取景框自主选择拍照焦点,对焦完成后点击并上下滑动对焦圆圈旁边的小白点,选择光圈大小,调整后的数值代表当前的光圈值。

第三步:点一下黄框中图标,会出现一个滑动条,向左滑动是增加光圈,向右滑动是减小光圈,注意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大光圈越小。如下图:

第四步:大光圈拍摄,一般可以理解为用2.8以上光圈拍摄方式,将光圈值调到自己想要拍摄的状态。在拍摄时可以用手点击主体位置来进行对焦,合焦后按下拍摄键即可完成拍摄。

扩展资料

华为手机光圈拍照模式对比可以看出,在使用大光圈模式后,杂乱的背景被弱化,很好的突出了主体。

大光圈模式主要用来拍摄花卉、静物、人像等场景,这些场景拍摄后对于主体的花朵、小静物、人脸部位都是清晰的,而背景及对焦区域远的地方都会虚化。

光圈的作用在于改变快门速度,虚化背景,影响成像质量 DC ,影响成像质量。它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焦平面越窄,主体背景虚化越大;

F后面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比较暗,焦平面越宽,主体前后越清晰。

参考资料相机光圈-百度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58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