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知的成语有哪些?,第1张

含知的成语有444个:

1、知 情 达 理 

【拼音】: zhī qíng dá lǐ

【解释】: 通、达:懂 得;情:人 之 常 情;理:道 理。通 人 情,懂 道 理。

【出处】: 清 · 夏 敬 渠《野 叟 曝 言》第 四 十 回:“二 小 姐 知 情 达 理,自 有 同 心,当 商 量 出 一 个 主 意 来,不 可 徒 作 楚 囚 之 泣。”

【举例造句】: 他 是 个 知 情 达 理 的 人,从 来 不 胡 搅 蛮 缠。

【拼音代码】: z q d l

【近义词】: 通 情 达 理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 人 明 事 理

【英文】: reasonable

2、真 知 灼 见 

【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解释】: 灼:明 白,透 彻。正 确 而 透 彻 的 见 解。

【出处】: 明 · 冯 梦 龙《警 世 通 言》卷 三:“真 知 灼 见 者,尚 且 有 误,何 况 其 他!”

【举例造句】: 两 家 之 学 皆 深 入 宋 儒 之 室,但 以 汉 学 为 不 可 废 耳,多 倚 墙 之 见,依 违 之 言,岂 真 知 灼 见 者 哉! ★ 江 藩《汉 学 师 承 记 · 顾 炎 武》

【拼音代码】: z z z j

【近义词】:深 知 灼 见、真 知 卓 见、灼 见 真 知

【反义词】: 一 孔 之 见、一 得 之 见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评论人的看法

【英文】: correct and penetrating views

想必大家对知字都不陌生,带知字的成语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带知字的成语及其成语解释,希望大家会喜欢,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带知字的成语

一知半解

不知所措

一叶知秋

知己知彼

明知故犯

知难而退

知难而进

见微知著

不得而知

真知灼见

恬不知耻

众所周知

知足常乐

知法犯法

不知不觉

知遇之恩

不知所云

先知先觉

知人善任

一无所知

未卜先知

无所不知

不知好歹

可想而知

略知一二

不知去向

知恩报恩

不知死活

迷途知反

略知皮毛

   带知字的成语解释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明知故犯

[míng zhī gù fàn]

明明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或违法的,却故意去做。

知己知彼

[zhī jǐ zhī bǐ]

也说知彼知己。《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一叶知秋

[yī yè zhī qiū]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宋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知难而进

[zhī nán ér jìn]

迎着困难上。

见微知著

[jiàn wēi zhī zhù]

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得:能够。没有办法知道。

恬不知耻

[tián bù zhī chǐ]

做了坏事满不在乎,不以为耻。

真知灼见

[zhēn zhī zhuó jiàn]

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灼(zhuó):明白。

众所周知

[zhòng suǒ zhōu zhī]

大家全都知道。

带知字的成语接龙

知的基本解释 [ zhī ] 1.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 2.使知道:通~。~照。 3.学识,学问:~识,求~。无~。 4.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彼此了解:相~。~音。~近。 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老朋友)。

[ zhì ] 古同“智”,智慧。

知字相关成语有:

视微知著 不知头脑 知微知彰 一无所知 知法犯法 观过知仁 莫知所为 问牛知马 有勇知方 不知高低 达官知命 迷而知反 言者不知 自知之明 举世皆知 聪明睿知 知来藏往 达观知命 不知利害 知难行易 天知地知 知书明理

带有知字成语解释

1) 暮夜无知:黑夜无人知晓。

2) 目知眼见:亲眼所见。形容熟悉了解。

3) 谬托知己:指假托为知心朋友。

4) 靡知所措:靡:无、不。措:处理。不知该如何办才好。

5) 今雨新知:比喻新近结交的朋友。

6) 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7) 轻薄无知:指轻佻浮薄,没有知识。

8) 履霜知冰: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0) 人人皆知: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11) 蒙昧无知: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12)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13) 人事不知:指昏迷不醒,失去知觉。同“人事不省”。

14) 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

15) 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16) 视为知己:看成好朋友。

17) 数往知来: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18) 深知灼见:灼:明亮。深邃的知识,透彻的见解。

19) 识礼知书: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20) 识微知著: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21) 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22) 食不知味: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23) 士死知己: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

24) 视微知著: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25) 释知遗形:犹言弃智忘身。指超然物外,与世无争。

知字有关成语意思

1) 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2) 良知良能: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3)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4) 闻一知十: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5) 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6) 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

7) 知其一,不知其二: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还有另一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8) 闻一知二: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9) 明知故犯: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10) 明知故问: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11) 茫无所知:一点也不知道。

12) 略知一二:一二:形容为数不多。略微知道一点。

13) 知其一不知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

14) 见时知几:指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

15) 见始知终: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16)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17) 倦鸟知还: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18) 一望而知:一看就明白。

19) 达观知命:达观:指一切听其自然或看得开命:命运知命:指知天命。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摆布,无所烦恼。

20)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21) 一物不知:对某一事物有所不知。比喻知识尚有欠缺。

22) 无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知识丰富。

23) 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24) 达官知命:达观:旧指一切听其自然,也指看得开。知命:旧指知天命,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任凭命运安排,无

25) 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看了知字相关成语的人也喜欢:

1. 有关字的成语 ​

2. 有谁字的成语

3. 知字打头四字成语介绍

4. 带有项字的成语有哪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350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11
下一篇 2023-0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