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形象如何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如何分析?,第1张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如通过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分析人物。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这些因素往往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形象。

(二)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

(三)通过典型环境来分析人物形象。

(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物形象。

(五)结合写作背景或文章主题来分析人物形象。

注意事项:

情节是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三要素之一,是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手段。小说中看似没有规律的情节发展,实际上都和人物的性格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决定人物在面对小说中的情节时,会选择不同的方向,从而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情节发展,而人物的性格特征也需要某些特定情节来展现,二者是相互影响并相辅相成的。

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要把人物放在小说情节中进行解读,不能孤立的分析,同是也要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把握主要人物在不同情节下的发展变化。

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概括

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小说有分成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然而小说里面做着塑造的角色可能会比较多。并且通过笔者的描绘每个角色扮演的性格特点也许都不一致。下面说说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概括。

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概括1

第一、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语言来分析。

语言描写,指人物对话和独白。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是他身份、经历、思想感情的反映。例如,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中,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刻画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诈多变、趋炎附势的卑劣形象。

第二、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行动来分析。

行动描写,指人物的行为、动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人物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动反映着人物的思想和内心世界。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写道:“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个“摸”的动作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孔乙 己穷困潦倒的境地。

第三、可以从人物的.外貌来分析。

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经历、命运。例如鲁迅的《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就反映了闰土性格和命运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封建思想对人的毒害之深。

第四、可以从情节的发展来分析。

所谓情节,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性格总是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展现的。例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的塑造就是通过情节的展现来完成的。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不同变化,展现了他们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的本质,也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

第五、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泰格特的小说《窗》中有这样的描写:“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得到这种机会呢?”这段心理描写,把人物极度膨胀的私欲和强烈的占有欲表现了出来。

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概括2

小说的基本目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刻画的基本特点,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1)了解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的特点。 与其他文体相比,小说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段更为多样化,它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采取和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性格,记录人物命运和历程。具体来说,小说刻画人物手段的多样化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说能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把笔锋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对人物复杂心理以致最细微的心态变化和最隐蔽的思想潜流做淋漓尽致的披露。如《红楼梦》中对黛玉的刻画。 其次,作者还能站出来对人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另外,小说刻画人物还能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交错等等。特别是它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能够超越时空,无所不至,无限无涯。小说在时空艺术处理上的这种开放性,突破了自然的时空形态,而重构起了新的时空形态,如秋日晴空变幻万端的云彩,灵动自由,多姿多彩。

(2)主次人物关系的分析。 古今中外的优秀小说,大都以集中的笔墨,着力刻画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以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作为作品人物形象塑造的焦点,并随之配置和描写一些必不可少的其他次要人物,组成一个以主要人物为主体的相互衬托、相互作用的形象体系,从而对社会生活惊醒广泛的艺术概括。

在指导阅读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理清人物和主题的关系。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往往最能表现作品主题。因此,要使学生正确把握小说中的主次人物关系。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直接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酷、金钱万能这一主题的人物是菲利普夫妇而不是于勒。

二是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上来分析。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一般是其他人物所围绕的中心人物。

三是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来分析。 任何一个小说家的主观意图大都是通过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来体现的。要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除了参考有关资料外,主要还需要通过对作品本身及其所描写的人物进行具体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要深入透彻地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描写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或人物行动涉及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外,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气氛和情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反之,则是反衬。

二、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文中情节的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式。

通常情况,作者刻画人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肖像描写-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

肖像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肖像描写,一种是动态肖像描写。

小说中,动态肖像描写运用得比较多。动态肖像描写可以从人物一系列的肖像变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

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376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