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机场是哪个城市

奔牛机场是哪个城市,第1张

奔牛机场是江苏省常州市的。

奔牛机场是指常州奔牛国际机场,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空港三路,距常州市城区18千米,为4E级国际民用运输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于1986年3月15日正式建成通航,定名为常州奔牛机场;2014年9月19日更名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1996年完成二期扩建工程;2011年4月28日完成三期扩建工程。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拥有一座航站楼,为T1(中国国内及国际港澳台),共3.8万平方米;共有一条跑道,跑道长度为3400米;停机坪16万平方米、机位20个;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截至2019年10月,开通中国国内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外通航城市21个。

2019年,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405.23万人次,同比增长21.8%;货邮吞吐量3.31万吨,同比增长17.7%;起降架次5.54万架次,同比增长21.4%;分别位居中国第50位、第45位、第57位。

航站概况:

常州机场是常州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新机场按一类口岸和4E级标准改扩建,可起降除世界最大机型空客A380之外的所有飞机。相应配套规划飞行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旅客航站区、货运区、航空公司基地、地面综合交通等主要设施。

按照规划,飞行区将跑道向西延长600米,达到3400米;新建二层式航站楼,建筑面积40500平方米。同时加快周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新建从罗墅湾到飞机场的高速公路,改造提升机场路。2011年4月28日,常州机场新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标志着常州机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常州机场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和镇江市丹阳市交界处。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Changzhou Benniu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CZX,ICAO:ZSCG),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和镇江市丹阳市交界处,距常州市城区18千米,为4E级军民合用运输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于1986年3月15日正式建成开通民航业务,定名为常州奔牛机场;2014年9月19日更名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1996年完成二期扩建工程;2011年4月28日完成三期扩建工程。

据2018年10月机场官网信息显示,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拥有一座航站楼,为T1,共3.8万平方米;共有一条跑道,跑道长度为3400米;停机坪16万平方米、机位20个;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4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截至2021年4月,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开通中国国内外通航城市32个。

常州

常州,简称“常”,别称龙城,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 ,Ⅰ型大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南部、长三角平原腹地,太湖西岸,东与无锡相邻,西与南京、镇江接壤,南与无锡、宣城交界。常州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简称:常州国际机场、常州机场),1985年建成,位于长江三角洲苏南中部地区,西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110公里,东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170公里。机场处于南北航路的中心位置,到北京、沈阳、广州、深圳、重庆、成都、西安等城市飞行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机场停机坪达16万平米,停机位20个(1E3D15C1B),高峰小时起降飞机可达19架次,飞行跑道长3400米、宽50米,飞行区等级为4E级,目前是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的枢纽型国际空港,可直飞香港、台北、台中、高雄、首尔、曼谷、甲米、万象、名古屋、济州岛、襄阳郡、大邱、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等国际 (地区)城市。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是常州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机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国际和国内、旅客和货物协调发展的华东地区民航重要国际机场和区域航空货运集散中心。

2015年,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完成运输起降2.2万架次,同比2014年增长17.4%;旅客吞吐量181万人次,同比2014年降低2.7%,居中国第51位;货邮吞吐量1.8万吨,同比2014年降低3.4%,居中国第49位。

建筑设施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是常州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常州机场生产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改扩建工程持续实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常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86.1万,位居江苏第三。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

常州奔牛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4E,建有一条长3400米、宽50米的跑道,两侧各5米宽的道肩,可供波音747及以下的飞机起降,跑道号码11/29,磁方位:114°/294°,跑道两端900米的道面为水泥混凝土,跑道中部为沥青混凝土。

机场基准点坐标为 北纬31°55.1' 东经119°46.6',机场标高为7.3米。

11/29跑道两端均设有ILS CAT I类盲降系统。

机场扩建

常州机场自军民合用以来历经三次大的改造和扩建。

第一次是1985-1986年,初建候机楼5500平米,跑道2200米,飞行区等级4C。

第二次是1995-1996年,历时7个半月停航改扩建,飞行区等级由4C升为4D,跑道2800米。

第三次改扩建是2009年经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对机场道路、航站区、飞行区三大部分实施不停航改扩建。常州市委、市政府直接投入30亿对机场集疏运道路、航站区、飞行区三大部分进行综合改造。2011年,新机场路和机场高架竣工通车,同年4月28日新航站楼及配套工程正式启用,标志着常州机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3年11月27日机场的飞行区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常州机场基础设施水平由此再上新台阶,飞行区跑道由2800米延伸至3400米,等级已达到4E标准,停机坪达16万平米,停机位20个(1E3D15C1B);高峰小时起降飞机可达19架次,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9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的需求,具备一类口岸开放条件,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新机场。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9224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8
下一篇 2023-0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